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完善改进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但总的归纳为二大类;一平扇(即是团扇、葵扇、麦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叠,二折扇可自如敞开收叠。平扇来之于"障扇"(掌扇)"竹+捷"(古代用竹片编制成的扇子称"竹+捷")。战国秦汉时期,一种半规形"便面"其形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单门扇可遮面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而古之障扇、雉扇,为障尘蔽日用具,仪仗的一种。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西汉时期,对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如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后,历代沿用而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的扇型。
清代时,对称类型的扇面除圆形外,有长圆、扁圆、方圆、梅花形、葵花形、瓜凌形、腰形、马蹄形……这些扇形突出的特点是对称、轻 盈、工艺性强。
折扇,古称"聚头扇",或称为撒扇,或折叠扇,以其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而得名。南宋时,折扇的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折扇盛行于明代,皇帝下召命宫内工匠仿制高丽扇,吸取外来工艺制作,促进国内扇子发展。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当时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书于王羲之”,“羲之为书五字”,她售出时便由十二文涨至“百文”。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题扇处。
北宋时,出现了携带极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头扇”、“撒扇”或称“聚骨扇”。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贵材料制成;形式有琴式、如意头、竹节式、蚱蜢眼等;扇骨分七、九、十二、十四、十六、十八股之多。
到了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并出现了扇铺和画商。明清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近现代的恽寿平、郑板桥、金农、石涛、任伯年以及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都是题扇画扇的艺术大师。眼下,这些名家的翰墨丹青扇子,每柄价值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
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老舍先生平生热衷于收藏书画扇,几十年来,他集得扇子有数百把,其中有明、清和现代书画家题诗作画的扇子,亦有戏剧界名流的书画扇。郑逸梅先生爱扇成癖,视扇为“书画皆绝的珍品”。他最珍爱章太炎的篆书扇和吴湖帆所绘绿梅的书画扇。当代女作家叶文玲有藏古玩的雅好,书画扇亦在她的收藏之列。她书房的书橱中有把扇面,上有刘海粟题写的“清风”二字;冯友兰题写的“明月”二字;裴艳玲书写的“乱石崩云”四字;华君武所绘的幽默画,曹禺的题诗等等,叶文玲非常珍爱。
扇子史传上最初称为“五明扇”。相传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殷周时期已出现了一种“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说。《尔雅》中谈道:“以木曰扉,以苇曰扇。”从这可推测,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长方形的苇编物。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用作统治者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我国秦汉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由于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宋以后,折扇渐渐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凉友,扇子的一个别名。宋陶谷《青异录·器具》:“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帚与扇明矣。”
西班牙名abano
闲话扇子
张心笛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这是老北京城里在民间传诵的一首民谣。老北京的时候,没有空调电扇,四合院大杂院的一些平民百姓,在夏天最常用的防暑降热之法就是使用扇子。在挥汗如雨的盛夏酷暑,一把扇子扇扇,清风徐徐而来,凉爽宜人,确是惬意。
扇子始于殷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晋代的《古今注》中已有记载。
扇,又名箑,《扬子法言》一书中《方言·杂释》篇云:“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最早的扇子,多为羽毛所制。“扇”字户字下面就是羽字,古代扇子亦称“羽扇”。自古以来,扇子的品种很多,有羽毛扇、宫扇、竹扇、麦秆扇、苇扇、藤扇、檀香扇、绢扇、团扇、纸扇、折扇、芭蕉扇(蒲扇)等多种。扇子因南北地区不同,权贵富人、书香门第、平民百姓男女的身份各异,使用的扇子也不相同。从最初的羽毛扇,到宫廷内的装饰,从周昭王聚丹鹊毛羽为扇以示尊贵,到诸葛亮被人视为智慧象征的羽毛扇以及大家闺秀使用的团扇、绢扇,再到现代人常用的文雅折扇、大众的蒲扇,均受到人们格外的青睐。
老北京旧时的街市上有专营扇子的商铺,名为扇庄或纸扇庄。扇庄以销售纸扇为主,因其有季节性,所以又兼营纸张和文房四宝等,纸扇庄从而得名。扇庄一般都有专门供货的制扇作坊,或者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兼做批发。
老北京的扇庄集中在前门外打磨厂一带,那里有很多历经几百年的老字号,经销制作各种扇子,打磨厂也因其文化氛围成为老北京的一条文化街。经销扇子的扇庄为了招徕顾客,多在门前挂一扇幌,扇幌的尺寸大小不一,扇面两侧均绘有戏曲人物或花鸟,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以吸引顾客。
老北京使用最广、最普及的是大芭蕉扇和折扇。大芭蕉扇最价廉物美。芭蕉扇其实并非芭蕉叶所制,而是用蒲葵的叶子做的。蒲葵又称葵树、蒲叶葵、扇叶葵,其树形很像棕榈树,产于南方各省。北京的芭蕉扇,都是来自南方的扇叶葵制成。
大蒲葵扇一般是一尺见圆,不但价廉且用起来风特大、特凉爽,很受老北京的百姓欢迎:老北京时,中老年人常手拿蒲扇,坐在四合院、大杂院的门道里,边扇着边闲聊着家长里短;小伙子们常在胡同的路灯下,边下棋侃大山,边扇着热风;幼童们也常抢过老奶奶们的大蒲扇,放在胯下当马骑。大蒲扇是老北京夏日里的一幅别致的胡同风景。炎热的酷暑伏天使用扇子不但能清热消暑,还可驱蚊,手臂不停地摇动扇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种大蒲扇如今北京很难买到了,偶尔在超市里见到,看看价格就使人放弃了怀旧的想法。
折扇,又名蝙蝠扇。在北宋宣和年间,朝鲜的折扇传到我国。明清两代时,专有江浙一些扇庄精心制作华丽的“贡扇”进贡给皇帝“御用”。当时的皇帝十分喜爱折扇,常把折扇赏赐给大臣使用。
折扇一般分戏曲节目中的大折扇,江湖侠士、戏曲武丑、捕快用的黑折扇,百姓、官员、士绅、儒雅文士用的白折扇和书画折扇。扇骨过去是很讲究的,分为竹骨类、木制类、象牙类、秋角类、陈香类等。无论何种扇骨,在制作上都要经过精雕细琢。
老北京的扇骨以竹为主,也有兽骨或檀香木等做的。讲究的扇骨由名家进行镂刻,在扇骨上多刻有山水、花卉和人物。扇面多用精致的桑皮纸、高丽纸等制作,扇面除印有山水、花卉、戏曲人物、脸谱以及诗文外,也有净面的,以供名家题字题诗和作画。老北京时的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名家和戏曲界的名人,常在扇面上作画题诗,有些扇子现在已成为珍贵文物被收藏,偶尔出现在书画拍卖会上,价格也颇高。
扇子,已经不仅是纳凉的工具,制作精美加上名人题诗作画,成了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供国人赏玩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