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有段时间了,自问深信佛法,很想按佛法修行,为什么每每就是坚持不下来呢.偶尔读经还存怀凝?

2024-12-04 18:08: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阿弥陀佛!师兄,这是每一个学习佛法的众生都会有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盖: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和疑盖。贪心时现,嗔心陡现,愚痴难离,昏沉睡眠障碍难舍,掉举时时生起,疑障亦如海浪层层袭来。其实,我们所谓的修行,就是在当下的一切过程,以种种佛法正理,予以观照。以种种方法,令得铲除五盖,这个过程就叫做修行。
师兄,若亲佛法,不远于修行,则五盖渐薄。若沉迷世间,懈怠修习,则五盖日重。佛智显现五盖顿除,这是大大的利根因缘,如佛菩萨显现一般。对于我们凡夫修行者来说,就是在当下的过程中,一点点观照,一点点铲除。师兄莫生烦恼之心,试想利根诸大德,岂是一世之功?亦是无量的修习积累,因缘成熟方得显现利根因缘!
师兄只管去行,盖障生起之时,与同修们多多交流,很快就会走出障碍,继续前行!

回答2:

这个是正常的,
一是由于后期的一些佛经翻译过来后,给人感觉艺术化的成分很多,整天在天上飘着,完全脱离实际的生活案例
二是很多佛经上告诉你读或写或为人说多少遍,就会得到多少果报,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结果按那个修行方法修了也没啥改变。其实我们可以就字面上的意思来反问一下,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嘛,你是至诚致信的读诵的吗,这个是前提哦,没有这个前提读一亿遍也没用啊,念佛念经随口不随心没什么用的,或者说念佛念经讲究心无所住,但我们很多人都是带着很浓的功利心去读这个的,所以才会不断产生怀疑。
三是早期的佛经以四部阿含经讲得稍微生活化点,但是其中讲了很多关注内心的东西,这个需要有禅修的经验基础才可能对其中的文字有所理解,否则看的云里雾里的,并且由于都是古文,很多用词很简单,但意思却很深,我们普通人确实看起来很费劲。
四是佛经从印度传过来,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变迁,当中翻译的文字、翻译者本身的佛学造诣、以及人为地篡改编写曲解了原经文,甚至有可能出现伪经的成分
所以说有怀疑是正常的,不必要过于担心,希望你随着善根及慧根的积累对佛学能有个融汇贯通的过程,这边我就不多讲了,靠个人的悟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3:

这位仁者您好,我们学佛,有疑才是正常,没有疑问,决非凡人。大乘菩萨修行尚且有疑问不能断,更何况我们,关键是不必为此过分执着,有什么疑问,在此用功,把疑问的根源找到,反复参悟,落实修证,往往可以有精进之处。大乘起信论中马鸣菩萨有云:
“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祝您六时精进!

回答4:

佛山深远佛说佛光普度人离尘土。。。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遗留啊!
凡经文和咒语都是灵界成道体(法界源流图)的精神遗留,它记录了佛和菩萨修行成道的过程。是供人学习和领悟的蓝本。
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长的元素,也是成佛成道的基本元素。
法!唯一的道路。
万象源于法!

回答5:

佛法首求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要求解脱,所谓解脱就是悟道,悟空。
多看楞严经,金刚经。

坚持不下来都很正常,需要恒心。
怀疑是为了更好的解读,不然怎说大疑大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