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体系的判断是能形成共轭π键。
一般地,多个原子上的相互平行的p轨道,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 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 产生的和普通两原子间π键不同的键称为离域π键 (也称作共轭π键, 大π键)。
在整个共轭体系中垂直于原子实和σ键构成的平面型骨架的p轨道上的这些电子,在整个体系中运动, 使得体系中原子间有一种特殊的相互影响。
因而产生了一种使共轭体系比非共轭体系更加稳定, 内能更小, 键长趋于平均化的效应, 称为共轭效应。最典型的共轭体系有1,3-丁二烯和苯等有机分子。
扩展资料
一般形成共轭π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共轭的原子必须同在一个平面上, 并且每个原子可以提供一个彼此平行的p轨道。
总的π电子数小于参与形成离域π键的p轨道数的2倍。但有的实验数据表明, 有些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分子体系并不一定能形成离域π键而出现共轭体系所应有的性质。
共轭效应对物质的电性、颜色、酸碱性等许多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共轭体系中π电子的离域而使得共轭体系的能量比非共轭体系的能量下降, 降低的能量称为离域能, 即价键理论中的共振能。
在某些体系中,有些原子或基团的σ轨道可以与相邻原子的p轨道或相邻体系的π轨道互相交盖而形成离域轨道,并因此而改变有关化学键和分子的性质。这样的效应称为超共轭效应(分别称为σ-p超共轭和σ-π超共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共轭体系
你好,
两个或多个双键间只有一个单键相隔,那么一般是π-π共轭,如CH2=CH-CH=CH2。如果双键旁边连有一个p轨道上有孤对电子、单电子、或没有(要求p轨道与π键平行),则会有p-π共轭,如CH2=CH-Cl、CH2=CH-CH2+等。
如果甲基与双键相连,则甲基上的σ键可以与π键发生σ-π超共轭效应。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请追问!
望采纳!
看双键,以及与双键相邻的原子,比如丁二烯,两个双键相邻,那它是π-π共轭,又如氯乙烯就是P-π共轭,因为双键相邻的是卤素原子,其他杂原子也行。
π-π共轭体系:如CH2=CH-CH=CH2
p-π共轭:如CH2=CH-N-CH3 (孤电子对参与)
σ-π超共轭:如CH3C≡CCH3, C-H σ键和π电子的共轭效应,形成6个σ-π超共轭
σ-p超共轭:(CH3)3C+形成9个σ-p超共轭,CH3CH2+形成3个σ-p超共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