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财务分析有哪些局限性?

2025-04-03 01:41: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财务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我们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数据,不能认为报表揭示了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财务报表的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第二,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 第三,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 第四,按年度、半年度分期报告,是短期的陈报,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2)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应当说,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通常假定报表是真实的。报表的真实性问题,要靠审计来解决。投资者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财务分析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但是财务分析人员通常要注意以下与此有关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财务报告是否规范。不规范的报告,其真实性也应受到怀疑。 第二,是否有遗漏。遗漏是违背充分披露原则的。遗漏可能是故意的,不想讲真话,也不能说假话,便有了故意遗漏。 第三,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如无合理的反常原因,则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 第四,要注意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和注册会计师的信誉。 (3)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 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存货计价方法、折旧方法、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等。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4)比较的基础问题 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包括本企业历史数据、同业数据和计划预算数据。 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同业的平均数,只起一般性的指导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标志。通常,不如选一组有代表性的企业求其平均数,作为同业标准,可能比整个行业的平均数更好。近年来,更重视以竞争对手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有的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没有明确的行业归属,同业对比就更加困难。 趋势分析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比较基础。历史数据代表过去,并不代表合理性。经营的环境是变化的,今年比去年利润提高了,不一定说明已经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说明管理有了改进。 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计划预算作比较基础。实际和预算的差异,有时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而不是执行中有了什么问题。

回答2: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分配等。进行财务分析可以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在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财务分析也并不是完美,它也有它的局限性。
  1、资料来源的局限性:
  (1)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
  (2)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3)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4)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
  (5)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2、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比率分析法来说,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对于因素分析法来说,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并且,无论何种分析法均是对过去经济事项的反映。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比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而在分析时,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得出的分析结论也是不全面的。
  3、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
  (2)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3)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4)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
  综合上述内容,采用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料来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所以,财务分析人员在利用财务报表时,对财务报表本身也要有一个理解和净化的过程。正确的应用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