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公积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

2025-03-29 14:45:5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按照收入和家庭情况直接给予补贴,钱从哪里来?按情况的意思是穷人多贴富人少贴?有两种途径解决钱的来源,一种缴税,一种交社保后统筹。那时候就不是不能管自己的钱的问题了,而是自己的钱跑到了别人的口袋里,少劳多得,多劳少得,你愿不愿意?事实上这个补贴存在,对于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待遇的城市贫困居民家庭,政府发放一定数量的货币补贴,由其自行到市场租赁住房。一般人享受不到,如果想要惠及大多数人的话,那还请大家多缴税。住房公积金具有互济性,通俗的讲就是大伙帮忙凑份子钱。今天张三要盖房子娶媳妇儿,没钱,各家送一份红包,楼就盖起来了,等你要盖房娶媳妇儿时候,大家也会送你红包,互不亏欠但救急。当然也有吃亏的人,就是一辈子打光棍的单身狗,天天送份子钱,就是收不回来,急。委托-代理人问题,是指由于住房公积金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住房公积金委托人(所有权人职工)委托代理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公积金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手段,管理人存在一系列道德风险的问题。公积金同理,没买房子时候先匀别人用用,买房子以后大家匀钱给你用,贷款利差的收益远高于先前的存款利息损失。但是交了一辈子公积金但却没买房的人太吃亏了,理应对其一辈子的存款利息损失给一定补偿,但是现在没有,这是不合理的地方,要改。中国住房公积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有和没有,而是要看,需要贷款买房的人所占的比例是多还是少。如果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的,只有少数人有需求,那就肯定没必要存在了。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还远没有到这个阶段。

回答2: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低———这只是人为干预的。国家一样可以规定对于买第一套房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贷款优惠。有人要说了,那银行会亏钱。首先,国家贷款基准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没有巨大的差异,银行的收益损失部分并不是无法计量的。第二,通过计量银行上一年度对首套房贷优惠的损失部分,国家拿一部分钱出来,对银行进行补贴。我想这部分补贴并不会造成社会不公。也不会造成国家的损失。为什么新能源可以补贴,太阳能可以补贴,贷款的公益性带来的损益一样可以通过国家补贴来弥补。公积金的坏处加剧员工收入不均。工资多的人,单位要缴纳的部分要多,工资少的人,单位要缴纳的部分也减少。使得员工的实际收入进一步拉大,富者更多入,贫者却少入。

回答3:

有官员称,中国存几百个系统管理住房公积金浪费惊人,已经备受争议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再次被民众拷问其合理性。依据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和在职员工缴纳的一种长期住房储金,并且所有权属于职工个人。同时,职工以及单位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是依据上年度员工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可见公积金是从职工工资而来,因此公积金实际本质就是工资,或者说是员工劳动报酬所得。根据财政和税务部门相关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可以免税。所以,更进一步说,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缴纳给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免税而强制集中管理的个人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