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历史

2024-11-04 07:43: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哈尔滨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期,长期以来,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并没有给地处祖国边疆的哈尔滨太多的笔墨,直至辽金以后,哈尔滨才开始成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注脚。

作为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哈尔滨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近代以来,哈尔滨的历史尤其活跃,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哈尔滨开始繁荣,初具近代城市的雏形。

20世纪初,哈尔滨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吸引了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在这里聚集,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是黑龙江省省会,也是东北部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积53068平方公里,人口954.3万,其中市区人口384万,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江城”、“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之美称。

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哈尔滨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清王朝时哈尔滨地区属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其古地名汉语俗称“哈拉滨”,后称“哈尔滨”。 

扩展资料:

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和北方音乐名城。哈尔滨地处中国寒冷的北方,冬长夏短,历史记载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1.4摄氏度,全年结冰期在190天左右,因此被称之为“冰城”。哈尔滨冰雪节被称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

哈尔滨的夏天绚丽多姿,别具魅力,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有40余年的历史,是具有国际影响的音乐盛会,为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名城”的美誉。

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哈尔滨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尔滨文庙、极乐寺和西方古典式建筑及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被世人誉为"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因此,它还有个雅称叫“丁香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哈尔滨

回答2:

哈尔滨地名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有如下几种说法。《哈尔滨考》考证:“哈尔滨”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州地名考》记载:据说沙俄设置哈尔滨市街建设局时,曾经对地名的设置花费了很多的脑筋,巡视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落,,并向当地人寻问了地名,当地人称此地为哈欧滨。同时沙俄也曾设想了许多名称,但都未采用。最后取名为哈鲁滨。一九0O年制作的地图上就出现了“哈鲁滨市街”的名称。“哈鲁滨”系满语“鱼网”的意思。据说很早以前这一带是满人的一个较大的捕鱼区,汉人称之为晒网场。后哈鲁滨音讹为哈尔滨;又有些资料记载:昔日此地是松花江岸的一片草原地带,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遥望如哈喇,故称哈喇滨,后音讹哈尔滨。
  早在西周时期此地归属肃慎地;公元三世纪为挹娄属地;南北朝时为勿吉地;隋唐时期归靺鞨;宋代这里是满族祖先女真族完颜部的属地,当时将这里命名为阿勒锦村。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建立了清王朝的统治,哈尔滨地区属阿拉楚喀(阿城)副都统管辖,有许多满汉农民在此耕作,清代中后期,自嘉庆以后,随着“京旗移垦”以及此后的开禁放垦政策的实行,到了十八世纪末,在哈尔滨地区已建立了更多的满族移民和汉族垦民的村落,有许多满、汉族人民在这里从事耕种和渔业,故此地曾有“鱼村”之称。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六月三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密约》,使沙俄获得了东清铁路的修筑权。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八月在东清铁路修筑的同时,于旧哈尔滨(土名香房,当时主要是俄国人居住的地方)设置了监督所。翌年五月沙俄最后确定以哈尔滨为东清铁路的修筑中心,于是开始了都市的建设。一九00年开始在新市街(当时土名秦家岗)进行施工建筑,之后,将沙俄设置的各种行政机构迁移此处。同年,我国人民为了反抗沙俄的侵略,摧毁了沙俄的铁路以及建筑,使沙俄苦心经营的成就与建筑化为无有。一九0一年沙俄要求清政府进行赔偿,重新复兴原状、一九0三年松花江岸的部分地方也被沙俄侵占,变成沙俄铁道的附属地,属东支铁道长官所管辖。一九一八年十月革命以后,沙皇俄国的努力逐渐消退,但这一时期的哈尔滨仍为沙俄残余势力蹂躏时期,但此时中国开始陆续收回了沙俄时期一些特权。遂后,于一九二0年又收回了铁路界内的司法权,同时由司法部将中东铁路用地划作了东省的特别区(包括哈尔滨东至绥芬河,西至满州里、南至长春宽城子)。全区域共分五个区,每区各设总署分署及派公所分驻所,哈尔滨为第一区。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八日,北京政府公布“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办事条例大纲”,于哈尔滨设行政长官公署。一九二六年三月三十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下令解散白俄霸占的市公议会及董事会,所有卷宗、票照及市有财产线由市政管理局接收。至此,被沙俄及其残余侵占达二十八年之久的哈尔滨行政权全部收回。一九三二年三月伪满洲国成立,同年七月十一日便成立了“哈尔滨市政筹备所”。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成立哈尔滨特别市,属于伪中央直辖市。一九三七年七月一日,伪市制改革废除了特别市。变哈尔滨为伪滨江省的直辖市,并为滨江省公署所在地,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哈尔滨又划归黑龙江省,为省会所在地。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成立哈尔滨特别市政府。1948年4月21日,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为松江省省会。1952年7月18日,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人民政府代管)[一说:1953年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6月19日,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为黑龙江省省会。
  1956年10月,将东、西傅家区合并为道外区;撤销天恒区,并入朝阳区;撤销顾乡区,并入道里区;平房区改为城区;全市共划为道外、道里、南岗、香坊、太平、平房6个市区和朝阳、王岗、松浦3个郊区。
  1958年,哈尔滨市市郊属的14个乡改为农村人民公社。8月25日,原由省直辖的宾县(驻宾州镇)、阿城、肇东3县及原绥化专区所属呼兰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9月27日,建立了城市区级香坊人民公社、机电人民公社。
  1960年5月12日,原属松花江专区的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5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肇东县划出,由松花江专署管辖;哈尔滨市共辖阿城、宾县、呼兰、双城、五常、巴彦、木兰、通河8个县。1965年10月14日,阿城、宾县、呼兰、双城、五常、巴彦、木兰、通河8个县划归松花江专署管辖。
  “文化大革命”时期,“哈尔滨市人民公社”取代了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4月,撤销哈尔滨市人民公社,成立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平房区改为“新曙光”(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接着,各区相继成立区级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9月-11月,市革命委员会先后撤销区革命委员会名称,恢复了各区人民政府称谓。
  1980年1月5日-11日,召开哈尔滨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并先后撤销市区各城市人民公社分社名称,恢复街道办事处称谓。
  1983年9月3日,国务院批准将松花江地区呼兰、阿城二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10月18日,正式实施。
  1984年1月20日,除太平区团结公社外,郊区21个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撤销人民公社,建立21个乡政府。
  1987年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85号)撤销阿城县,设立阿城市(县级)。以原阿城县的行政区域为阿城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5月,市区8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83个,辖区人口在两万人以上的62个街道办事处晋升为处级建制。

回答3:

哈尔滨之名,众说不一。一说蒙古语“平地”;一说满语“晒网场”;一说女真语“阿勒锦”,汉译“荣誉”、“声望”之意。今哈尔滨市区,汉晋属夫余,隋唐属靺鞨,渤海国时归鄚颉府,辽属东京道完颜部,金属上京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辖区,后归阿勒楚喀副都统统辖。光绪初年添设民官后,松花江以南分属吉林将军辖区的宾州、双城厅管辖,江北属黑龙江将军所属呼兰副都统管辖。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开始以此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人口集聚,兴办商行工厂,城市迅速兴起。 1905年10月31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初四日),清廷批准,添设哈尔滨关道(即滨江关道),翌年5月1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正式设置道署,驻滨江城(今道外区)。
  1907年1月14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清廷决定“哈尔滨开为商埠”。同年 1月23日(农历十二月初十日),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奏准,设置滨江厅,隶属滨江关道; 4月18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六日),设署启用关防,首任滨江厅江防同知在傅家甸(今道外)“开篆任事”。同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十八日),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公布非法的《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将埠头区(今道里)、新市街(今南岗)7平方千米土地划为市区,归公议会管辖。宣统年间(1909—1911年),将双城府和阿城县沿江的一部分村屯划归滨江厅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将滨江厅改为滨江县。1919年12月,黑龙江省长公署决定,于哈尔滨江北设置马家船口市政局,翌年1月31日改为松北市政局。192 1年2月5日,成立哈尔滨市政管理局,掌握中东铁路沿线各地方行政。1922年11月24日,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宣布,所有东省特别区内之军警、外交、行政、司法等均归护路军总司令兼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监督节制。1923年3月1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正式成立,驻哈尔滨埠头区。1925年9月1日,黑龙江省长公署令,将松北市政局改为松浦市政管理处,旋改松浦市政局。1926年3月30日,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发布布告,取消哈尔滨市公议会,宣布成立哈尔滨自治临时委员会;6月17日,《哈尔滨特别市自治试办章程》公布实施,将埠头区、新市街划为哈尔滨特别市管辖区域,其余马家沟、老哈尔滨(今香坊)、新安埠(偏脸子)、八区、顾乡、正阳河等仍归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管辖,称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哈尔滨市。1927年12月1日,将滨江县马路工程局与卫生局合并改设滨江市政公所。1929年5月1日,将滨江市政公所改为滨江市政筹备处,划傅家甸、四家子、圈河、太平桥等地归滨江市管辖,隶属吉林省。至此,哈尔滨形成了5市、县并存的局面。
  东北沦陷后,1932年7月1日,伪满决定,成立哈尔滨市政筹备所。1933年6月19日,伪满国务会议决定,从7月1日起将原哈尔滨特别市、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辖哈尔滨市、吉林省辖滨江市及江北黑龙江省辖松浦市政局辖区“四合为一”,并将滨江县全境、呼兰县10屯和阿城县31屯划入,成立哈尔滨特别市,总面积930平方千米,人口约50万人,由伪国务院直辖。1937年6月27日,伪满决定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从7月1日开始将哈尔滨特别市改为普通市,隶属滨江省管辖。1938年7月1日,伪哈尔滨市公署公布市区条例,废除保甲制,实行区制,全市划分为埠头、新阳、南岗、马家、东傅家、西傅家、顾乡、香坊、太平、松浦10个区。1940年10月1日,伪满进行国势调查,哈尔滨市总人口64.55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8月31日,国民党政府颁布《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要纲》,重划东北行政区划,哈尔滨市为中央直辖市。1946年5月建立人民政权,隶属中共北满分局领导。同年11月18日,改为哈尔滨特别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1949年2月6日,东北政委会决定,各特别市一律取消“特别”二字;3月1日哈尔滨特别市改为哈尔滨市。同年4月21日,东北政委会决定,改为松江省辖市。同年10月,哈尔滨市分设9个区。1953年7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从8月1日起改为中央直辖市。1953年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16.3万人,已经达到特大城市的标准。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的建制”,同年8月1日正式改变隶属关系。1956年8月28日,将东、西傅家区合并为道外区,将道里、顾乡2区合并为道里区,将平房区改为城市区。调整后,哈尔滨市分设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平房6个城市区,朝阳、王岗、松浦3个郊区。1958年8月25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省直辖的肇东、宾县、阿城3县和绥化专区的呼兰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9月27日,将香坊区部分区域划出设置动力之乡区(后改为动力区);10月22日,将3个郊区合并为滨江区;同年底撤销滨江区,将郊区农村公社分别划归各城市区管辖。至此,哈尔滨市共辖7个区、4个县。1960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将松花江专区的五常、双城、巴彦、木兰、通河5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将哈尔滨市领导的肇东县划归松花江专区,使市属县达到8个。1963年3月8日,恢复滨江区,将郊区各公社划归滨江区管辖。1965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将哈尔滨市领导的8个县划归新设立的松花江专区。1972年8月,撤销滨江区,原滨江区所属郊区各公社仍划归各城市区管辖。1983年9月3日,国务院批准,将松花江地区的阿城、呼兰2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1985年10月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计划单列,并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1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将佳木斯市和松花江地区所属依兰、宾县、方正3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至此,哈尔滨市共辖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平房7个市辖区和呼兰、宾县、方正、依兰4个县,代管阿城市。

回答4:

据考古证明,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哈尔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八百年前是这里是女真族所建早期都邑,金上京会宁府建在哈尔滨所辖阿城市境内,至今仍留有许多遗迹,元代在之里设过驿站,清代中后期,大量的满,汉族人涌向此地,十九世纪未这里有村屯近百个居民五万多人,初具城市规模。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是从满族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近代哈尔滨的兴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也是最早具有开放意识,最先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19世纪末,俄国人在这里修建中东铁路,当时有30多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在此,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使哈尔滨成了当时东北亚最富盛名的国际商埠,中西方文化经典在这里融汇贯通,世代流传,哈尔滨至今仍保存着很多欧式建筑,仅中央大街这条1400米的长街就伫立着拜占庭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多种精美建筑,因此,哈尔滨素来有着“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哈尔滨作为一个现代地市,是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崛起的,其后几十年里,哈尔滨成为以沙俄为首,日法,美,意,英等列强盘踞的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国际城市特别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哈 尔滨沦为日本统治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从此哈尔滨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5:

  哈尔滨历史究竟有多少年
  哈尔滨——黑龙江天鹅项下的明珠,闻名的冰雪之都,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哈尔滨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最近在哈尔滨,一个关于这座城市历史纪年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李士良提出,哈尔滨城史应该以女真族在阿城建都为纪元,距现在是890年。而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兴盛则认为,哈尔滨城史应该以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行政机构即设治为纪元,那么哈尔滨的历史应该是100年。哈尔滨到底是古老还是年轻,是890年100年?

  哈尔滨890年历史之说

  近年来,哈尔滨一位70岁的学者,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长、以研究金元文化著称的李士良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哈尔滨其实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890年的悠远历史。

  金朝1115至1234年间的都城——今阿城市白城地区

  时间可以追朔到公元1115年,那时在北方的女真族已日益强大,并开始逐鹿中原。1月1日,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现今哈尔滨东南约25公里的阿城市白城地区,建国定都。史称金代上京会宁府。他的继承人金太宗吴乞买开始大规模兴建宫殿。到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迁往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2004年北京举行建都850周年就是以此为建都历史的起点。

  上京会宁府以今天哈尔滨地区的阿什河中、下游为统治中心,是大金帝国的第一个京师都城,大金国初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今天的哈尔滨在当时则成为金上京的京畿之地。又由于哈尔滨地近阿什河与松花江的交汇点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则成为金上京北部近畿的门户。而且当时的哈尔滨是金上京地区水陆交通最为繁忙地区。

  史料记载,金代之后,哈尔滨又经历了元明清三朝,在这阶段,哈尔滨城史经历了文化衰落、停滞和再复兴时期。清末,“哈尔滨”已有村屯数十个,人烟稠密,商品经济发达。后人解说哈尔滨的名称叫“阿勒锦”,还有人说是“天鹅”。但是不管是“阿勒锦说”、还是“天鹅说”,均源于金代的女真语,这也说明早在800多年前,哈尔滨的地名已载入史册。

  截至1985年,哈尔滨已发现金代居住址和墓葬址达百余处,城址八处。特别是1983年以来对哈尔滨市新香坊金代墓群的发掘和近年来被誉为“塞北马王堆”的金代齐国王墓的出土,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惊和关注。

  李士良认为,城市的历史纪元,它的上限一般是应从该地最早建城镇的年代开始算起的。城市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多是从城镇形成过程中选择最早一个或有文献或有文物可证的最能显示建城意义的时间,作为起算建城历史的纪元。

  以上可以说是哈尔滨有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特别是金代的历史文化的佐证。因此,哈尔滨距今应该有890年的历史。

  哈尔滨100年历史之说

  原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国家级专家、现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李兴盛认为,2005年10月31日,适值由我国中央政府在没有外国干涉下批准设立的哈尔滨市最早最高的行政机构哈尔滨关道设治一百周年,他建议应该将该日作为哈尔滨市设治百周年庆典之日。他认为到2005年哈尔滨的城史纪元应该为100年。

  他认为每一座城市,不论是否建有城垣,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纪元,即诞生之日。当然,这种历史纪元,有的已被后人确认而列入庆典,有的因文献失载,记载混乱或存有争议等原因未被后人公认而有待于将来论定确认。确定城市历史纪元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建城之日为准,另一种是以设治之日为准,即以最早由中央政府自主批准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之日为该地之历史纪元。前一种标准,对于曾经建有城垣的城市来讲,自然是首选的方式,但它对于从未建有城垣的城市来讲却不适用,因此又产生了后者。不过,事物是复杂的,曾经建有城垣的城市,并不完全采用前一种标准,也有以设治为准的。可见一个城市的确定城市历史纪元的标准虽然主要有建城与设治两种,但相对来讲,往往以设治为准。

  2001年6月哈尔滨关道衙门遗存被世人发现:1905年10月5日,吉林将军达桂与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再次会同奏请添设哈尔滨关道,并奏请以候补知府杜学瀛试署道台之职。10月31日,得到清廷批准。1906年5月11日哈尔滨关道正式启用。杜学瀛上任后,在今道外区北十八、十九道街傅家甸四家子择地开工建立官署。

  李兴盛这样认为,1905年10月31日,是当时中国中央政府在没有外国干涉下批准设立的哈尔滨市最早最高的行政机构哈尔滨关道设治,也就是哈尔滨市的历史纪元。2005年该日应该作为哈尔滨百周年庆典之日。

  关于哈尔滨年轻还是古老的话题,两位学者提出各自的学说,他们也都介绍说,哈尔滨市城市历史纪元,除了金源说、设治说外,还有1898年6月9日的兴工修建或1903年7月14日的竣工之日的中东铁路说,另有1905年12月22日哈尔滨市开埠说等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