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高血压这一称,而散见于“头痛”、“眩晕”、“耳鸣”等诸个篇目之中,而这几个病证中又参杂很多由外感引起的病案。高血压多由内伤引起,因此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将无关条目尽可能的删去,也许有可能会误删,也有可能会有所遗漏,但总希望将误差降至最小。刘立公老师也说道,高血压毕竟是个现代病名,查文献也应以现代文献为主。但古人的治疗方法对我们毕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整理归档后结果发现,除了现代研究中经常采用的远道取穴法——针刺足三里、合谷等之外,古代医家对于头痛还是以邻近取穴法居多,常用神庭、上星、囟会、前顶、后顶、百会、脑空等头部穴位,并且常一并针刺以泻相火。而“百会”无论在古今文献中都有相当高的运用频率。治疗方法上古代医家也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手法,如肾虚型的以灸为主,肝阳上亢的以泻为主,对于血瘀型的则采用放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