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差异出国留学的朋友一定很关注这个问题。中西文化差异会造成两方人对某些事情型含备的态度和做法的不同。加强沟通,理解万岁。为了让你和老外轻松相处,我们总结出以下容易引起误会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解决方法。 对于赞美的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人乐于赞美别人,同时也乐于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中国人为了显示谦恭,常常会“拒绝”他人的赞美。这种“拒绝”会让老外觉得莫明其妙,好像你不领他的情似的。 还有,中国人出于礼貌,或者想跟人套近乎,总是愿意说些关心人的话。为了献殷勤,我们常喜欢对客人说"Youmustbetired?Haveagoodrest."。卜毁然而,普通的问候之语却有可能让西方人误解为你对她的身体状况表示担忧。他们很喜欢别人夸他们年轻、强壮,如果你质疑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们甚至会发怒的。 对于致谢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认为对家里人或者好朋友的帮助是one'sownobligation,noneedtothankorbethanked,彼此根本不必说谢谢,说了反而显得关系生分。而老外 对家人或者朋友的帮忙都习惯说谢谢,他们期待politeexpressionlike"please","thankyou",etc.。所以,和老外相处,千万不要吝啬“谢谢”两个字。“谢”少了只会让老外觉得你羞涩且不懂礼貌。 关于出游的中西老段文化差异: 中国人结伴出游的时候,如果买什么东西,花钱的那个人一般都会先统计有几个人,然后按照人头购买东西,即便有人之前客气地说不要,中国人还是会给他买上一份。WhenaChineseoffersrefreshmentsordrinkstohiscolleague,hiscolleagueoftendeclinestheofferpolitely,becausehedoesn'twanttotroublethepersonwhooffersanditalsoshowshispoliteness.Normallythepersonwhooffersstillpreparesorbuysrefreshmentsordrinks,andthiswillbeexpectedbyhiscolleague.Sharingfoodanddrinkwhengoingouttogetheriscommonamongcolleaguesandfriends。 然而和老外结伴出游,如果你客气地推说不需要某样东西,那么对方真的就不会给你买。他们觉得不给你买是尊重你的决定。Respectone'sowndecision,"yes"meansonewantsit,"no"meansonedoesn't,politenessisusuallyshownbytheexpression_r'thankyou'or"please"。所以,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说出来吧,事后真诚地说声谢谢才是他们眼中的礼貌做法。 希望大家能够清楚这些容易引起误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今后在和老外相处的时候,能够避开雷区。沟通无极限,交流无国界。
是不是认为自己很了解中国?其实,外国人很容易在以下8个方面误解中国。
1.当今中国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或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墨西哥或……)。人人都喜欢跟历史比较,但中国太大、太复杂,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融合太深。该国消费文化的发展与众不同。
2.中国的官方数据不可靠。近几年来,中国公布数据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人口统计方面。不妨关注一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它们都清清楚楚,而且雄心勃勃。若有人想了解上海的人口密度、零售中心或交通基础设施,我推荐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看一看。
3.中国的互联网与其他国家一样。从“谷歌事件”可看出,中国的互联网自成一体。全球网络巨头电子港湾(eBay)、亚马逊(Amazon)……当然还扰御有谷歌,在中国的地位不是小角色或就是不存在。想要在中国使用社交网络吗?花一天时间学会QQ,掌握它的一些在西方闻所未闻的功能。我还喜欢上“豆瓣网”,它是全球音乐和电影的在线图书馆,但内容全部是由中国网民自己编散李清辑的。
4.中国消费者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类。从技术上讲是这样。但全球大多数品牌实际上只是进入中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大城市。中国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城市,许多都是人口百万或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但人口不是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与外部文化中心的接触。比如,某个妈妈生活在距广州两小时车程的中等城市,而另一个妈妈生活在人口众多但相对封闭的省会城市郑州,前者肯定比后者更熟悉全球品牌。
5.中国的地区差异与欧洲一样大。我听不少阅历丰富者说到这个,意指中国复杂多样。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夸大了。中国的冲前地区差异肯定是有的,但只是适度的。全中国学的是相同的历史,参加相同的考试,说相同的语言(至少在学校如此),看的是相同的新闻节目。气候确实大不一样,而且影响了饮食、建筑甚至穿着。
6.中国存在巨大代沟。不同代的人之间确实存在巨大代沟,这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自然结果。文化和技术的变化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今天25岁的成年人是看着偶像剧长大的,而只比他们年轻5岁的年轻人,看的是像李宇春那样的中性偶像形象。这也难怪让他们的长辈困惑。
7.中国在快速西方化。中国无疑在现代化--看看到处都是肯德基。但如果那些肯德基早餐卖的是米粥,那还能叫西化吗?没错,西方品牌和生活方式日益普遍,但中国的历史文化影响力也在扩大。中国人开始对收藏普洱茶、学书法、吃宫廷菜感兴趣。事实上,中国变得更中国了。还有另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影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其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至少不亚于西方。没错,中国城市中18岁的青少年穿的是美国“耐克”,但15岁的孩子爱看日本漫画、喜听韩国流行音乐。
8.中国年轻人分为不同的群体。这有一定的道理,年轻人总是“臭味相投”。但中国年轻人跟西方同龄人不同。在西方,我们可以用杂志、音乐或企业品牌来描述某个年轻人群体。这在中国不太适用,这里的平面媒体规模相对较小,音乐也因为盗版而变得混乱。品牌偏好在大城市比较明显,而在其他地方则不然。那还剩下什么?名人崇拜、业余爱好。不过,这些都不是固定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