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是有所波动的,在物价上涨过快的前提下,由于物价快速上涨,先购进的存货其成本相对较低,而后购进的存货成本就偏高。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成本偏高。
2、因商品的售价是按市价计算,因而收入较多,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则,以此计算出来的利润就偏高,形成虚增利润,实质为“存货利润”。
3、因为虚增了利润,就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以及向投资人分红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增加。
4、但是从筹资角度来看,较多的利润、较高的存货价值、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这对博取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增强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而且利润的大小往往是评价一个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标尺。
扩展资料
优缺点
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缺点
1、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
2、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资本保全。
4、先进先出法对发出的材料要逐笔进行计价并登记明细账的发出与结存,核算手续比较繁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先购进的先发出,物价持续上涨时,先购进的那一批,是物价比较低,成本比较低。所以发出的成本较低,当期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成本被低估了,所以利润就被高估了。
先买进来的原材料价格低,后买进来的原材料价格高,先进先出,那么原材料的成本就低估,所生产的商品存货成本就低估,成本低估,那么利润就高估,售出的存货的成本低估,那么当期留存的存货的成本就高估了。
因为虚增了利润,就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以及向投资人分红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增加。但是从筹资角度来看,较多的利润、较高的存货价值、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这对博取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增强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而且利润的大小往往是评价一个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标尺。
扩展资料:
先进先出法的实例:
一:假设库存为零,1日购入A产品100个单价2元;3日购入A产品50个单价3元;
5日销售发出A产品50个,则发出单价为2元,成本为100元。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库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库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库的材料,因此发出材料按先入库的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
二:对销售而言,先获得的存货先销售出去,使留下存货的日期离现在越近,存货价值越接近现在的重置价值。在物价上涨时,此法会导致较低的销货成本,较多的盈余。
例如存货情形如下:
1、1月1日进货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2、4月1日进货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3、8月1日进货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4、12月1日进货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
假设在12月31日存货数量为15个,则期末存货价值为12月1日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8月1日5个每个7元小计35元,总计存货价值为115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进先出
先进先出法是先购进的先发出,物价持续上涨时,先购进的那一批,是物价比较低,成本比较低。所以发出的成本较低,当期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成本被低估了,所以利润就被高估了。先买进来的原材料价格低,后买进来的原材料价格高,先进先出,那么原材料的成本就低估,所生产的商品存货成本就低估,成本低估,那么利润就高估,售出的存货的成本低估,那么当期留存的存货的成本就高估了。
因为虚增了利润,就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以及向投资人分红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增加。但是从筹资角度来看,较多的利润、较高的存货价值、较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这会获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增强投资人的投资信心,而且利润的大小往往是评价一个企业负责人政绩的重要标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应答时间:2020-11-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先进先出,物价上涨
那么,先买进来的原材料价格低
后买进来的原材料价格高
先进先出,那么原材料的成本就低估
所生产的商品存货成本就低估
成本低估,那么利润就高估
售出的存货的成本低估
那么当期留存的存货的成本就高估了
自己理一下
lru
例如:原本一斤芒果成本10元,售价12元,现在因为市价波动,售价涨到15元,存货利润涨了3元,呈虚增利润,收入—费用=利润,利润增加,所得税增加,如果是企业,用于分红的所得额也会增加,如果是售价下跌,便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