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化工安全生产的责任制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然而,扪心自问,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一责任时刻在自己的耳畔“警钟长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一项自己的责任,珍爱生命,保障企业,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也许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有人会说‘我’会,那么为何又会出现接二连三的化工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个个美满的家庭破碎。所有这些痛彻心肺的事故都深刻的说明了安全生产的职责绝不是一纸空谈。
那么安全生产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哪些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责任?如何履行这些职责才能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首先,应该先说明一下,所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特点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正因为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职工才更应该对这些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一,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六百多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六、七万种,我国约有三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第二,高温、高压设备多。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
第三,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四,三废多,污染严重。化学工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多,是国民经济中污染的大户。在排放的“三废”中,许多物质具有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及有害性,这都是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
第五,事故多,损失重大。据统计,化工行业每年发生几百起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事故中,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因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可见,在职工队伍中开展技术学习,提高工人素质,进行安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是很重要的工作。
化工生产中的每一个特点都危急到我们的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国家的财产。身边一次次血的教训无不与这些化工生产的特点有关,我们又怎能视而不见。面对社会与公众对这些事故的关注,作为化工厂的一名职工,肩负在我们身上的职责也就更为艰巨,责无旁贷。
那么我们怎样作好“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呢?
第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凡事要以安全第一为主。回顾几次重大事故,追根溯源,无不是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所至。应深刻意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时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宁可停产也不能冒险作业。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生产在第一线的职工安全,避免给企业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二,认真学习化工安全知识。只有掌握了各项安全知识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的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作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违纪,为粗心大意鸣笛,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的履行职工的职责,更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稳定、有效的安全生产。
第三,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学精、学透,杜绝“一瓶不满,还乱晃”的现象。业务不精心,业务水平上不来是缺乏责任心的重要表现。因为在化工企业中,很多岗位的技术复杂,原料品种反应工艺流程长,要求的安全性极高,只有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个个业务精通,才能更好的做到安全生产。学习好业务知识是每个职工的重要职责所在。
第四,积极配合各级安全员的工作,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安全员组织的每次学习和活动都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做出的实际实习活动,都是关系到职工利益的。因此每个职工都有责任积极配合安全员的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从活动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学习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会使用防护用具逃生,会使有消防器具,懂得防、灭火等基本常识。
第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每一条规章制度,政策、法规都是用血的教训谱写的,不容忽视,它同样是每一个职工的职责所在。随着《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各项法规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可行性和适用性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维护了职工的自身利益和安全。因此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项安全工作。
再次,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壮大,就集团公司的各个企业的产品都有了创新和变化。所以,这些也都必然的对各个环节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所有的安全工作相应的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作为一个企业,一个管理者,也就相应的有了更多,更高的职责:
第一,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没有人就谈不上什么生产,更别说创造什么价值。作为一个企业,一个管理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把劳动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比如说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危急于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无论生产的任务有多重,都应把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查找隐患,在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时,再以求正常生产,无损失。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必要,更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
第二,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建全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人为的疏忽所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只有把管理落实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抓住每一个薄弱环节,层层落实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违纪的现象的发生,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行监控,查找隐患,控制危险源。夯实的作好安全生产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第三,营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根据化工生产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这一特点,每一个企业都应不惜重金主动加强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对每个工序的设备都应加强自我保护功能,不能疏忽大意,从而保障职工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不受到伤害。对于化工危险地区要设立多级防护,建全报警设施,以确保第一时的安全警报,等等。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职工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着眼于未来,这种先期的投资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第四,加强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防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第五,严格执行上级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定要以上级的指示工作为准绳,组织员工一同学习,并在已后的工作中要以公司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指导。一切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更好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争作一个安全无事故的优良企业。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集团公司各企业不断的更新品种,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生产在第一线的职工和技术人员都必须跟住时代的潮流,掌握更新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知识,时刻树立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为企业保平安,求发展,同样是一个不可懈怠的坚实责任。
最后,随着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关注,面对接二连三的几起重大事故在社会中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安全生产不在是一句空话,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也不在是一纸空谈。为了创建我们全社会的美好家园,它不在是我们某个人的需求,而是全社会的需求,它是一个全社会整体的责任。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都坚定的扛起这份责任,在安全这条路上警钟长鸣!
总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就让它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时时刻刻牢记在我们心里,珍爱生命,为我们的家园勾画健康、美好的蓝图。
很可能是你密码被盗了,要不就是在别的地方登陆过.建议换,密码
貌似要下载安全证书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指南针,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管理水平要提升,安全制度要先行。但是在现阶段存在制度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对实际生产没有切实指导意义,经不起推敲,更经不起实施,丧失了其本身意义。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要从源头抓起,从源头提升。
1.1制度来源于实际。
制度体系作为安全生产的顶层设计,来源于生产生活,对生产施工要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不是摘抄复制改个项目名称。要结合实际生产进度、生产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全面、没针对性的制度不能满足指导生产生活的需要,就是摆设和空架子。规章制度体系囊括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和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制度的建立需要经过起草、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审核、签发、发布和宣贯。例如:安全奖惩等涉及到全员性制度应进行重点宣贯和告知,明确责任义务,才能更好的遵守落实。
1.2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度的执行力,是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执行越有力,治理能力越有效。项目领导班子成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各协作队伍负责人和班组负责人要强化制度意识,认真学习规章制度,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体参建人员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对违反制度规章行为的宽容和对制度的轻视与项目安全风险成正比,经理部自上到下要坚决支持对违反规章制度行为的处罚决定,对不服从项目管理和处罚决定的班组或个人要零容忍,坚决予以清退处理,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1.3制度要不断完善才能永葆生命力
由于目前在制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局限性,在日常检查和生产中会暴露出制度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要由安监部统一记录、收集,结合现有法规规章建议按月进行完善和补充,流程要符合要求。只有不断通过修订,不断总结提升,用实际生产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不断指导作业生产,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和适应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