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和不整合面解释的实例

2025-04-14 20:58: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3.3.1 构造解释

这里引用由A.R.布朗介绍的实例,即由Texaco特立尼达承担作业的合作组织在拉丁美洲特立尼达近海的“东南沿海合作区块”进行的工作。

1973年开始勘探,完成了2250km的二维地震测量,编制了主要储气层更新统-上中新统三角洲砂岩(Pelican-3)的顶面构造图(图2.14)。并钻探了三口井,于1977年公布发现了天然气和凝析油。图中显示出研究区有三条北西-南东向的断裂,并有四个断块(鼻)构造。当时认为中间的断块构造是一个大型气田,并有边水衬托。

由于要确定开发平台的位置,在寻找答案时于1977年和1978年进行了两次三维地震测量,所编制的构造解释图见图2.15和图2.16。

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与二维地震的构造解释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

1)P-1井和P-2,P-3井之间的横断层不复存在。

2)中间巨大的断块气藏的位置向西南方向转弱,并且形成构造-地层复合型圈闭。

3)北部和东部形成了数个小型的断块构造,并有可供钻探的含气远景。

图2.14 由二维资料解释的特立尼达近海Pelican-3砂岩层构造图[6]

等值线间距250ft(76m)

图2.15 由三维资料解释的Pelican-3砂岩层构造图(据东南部的构造圈闭而未据井内的水面勾绘)[6]

等值线间距250ft(76m)

图2.16 由三维资料解释的Pelican-3砂岩层构造图(据东南部的地层边界和井内的水面勾绘)[6]

等值线间距250ft(76m)

4)三维解释成果引起了Pelican气田开发方案的很大变化,解释圈闭面积是增大的。准确的构造解释导致减少了钻一口原设计的干井和错误定位开发平台的可能性,从而取得了明显的开发经济效益。

2.3.3.2 不整合面解释

Espoir油田位于非洲象牙海岸近海,1980年发现,为了探测Albian不整合面的构造高点,进行了三维地震作业,主要目的是准确地完成该区的精确构造图。

横穿全测量区的三维资料大致说明了Albian不整合面反射的改善(图2.17),可归纳为:本区内储层段顶面成图的重大修改与成图的主要构造闭合范围的改变。与以前的成果相比较,新图上Albian层面的闭合面积在东Espoir范围内增加了,且构造顶部(尤其是在A-2X井附近)向南移动了。

一个特别重要的成图变化为由A-4X井证实的Albian不整合面的侵蚀高部位特征,它是由三维资料彻底解决的。图2.18为通过A-4X井附近特征的358测线的两种形式。左侧剖面为二维偏移资料,尽管在大约2.7s的图中心部位有个异常迹象,但特征本身并不清楚。右侧剖面为三维偏移后的同一资料,可见资料详细且改善显著,还能看到Albian内部的陡倾斜反射切割平点——它在A-4X井内确定的流体接触面附近。平点的轻微倾斜起因于倾斜的水底面。三维图件证实了A-4X构造与西部较大构造是分离的。

图2.17 通过Espoir油田A-1X井位的测线525,清楚显示Albian 不整合面以下的旋转断块[6]

图2.18 通过A-4X井所钻构造的二维偏移和三维偏移剖面的比较表明:Albian不整合面侵蚀高和流体界面(平点)的确定得到了改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