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早年是游侠之之士,游侠是汉末的一个特色现象,如曹操,早年喜任侠,袁绍为豪侠,孙坚为轻侠,袁术为气侠,甘宁为狡侠等等,徐庶是颍川人,汉末颍川人才辈出,如荀彧,钟繇等等,但徐庶却不和他们一路,因为他们都是大地主,从此可见徐庶之多是一个中小地主,很可能在汉末动乱中,破产。因而避乱荆州,和徐庶关系好的,如石韬,诸葛亮全都是外籍避乱人员而且属于中小地主阶层,从而也证明了,徐庶没有脱离原来阶级地位和社会等级,这也不可能被荆州大地主阶级和荆州利益的代表刘表所接受,徐庶后来选择刘备,因而刘备也是外籍避乱人员,在阶级和社会等级上基本相同,因而更有认同感(诸葛亮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徐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表现,后来投靠曹操,而曹魏政权基本被大地主和豪强地主所掌握,也不可能去认同一个圈子以外的人物。至于诸葛亮褒扬徐庶,只是他们早年是朋友,互相比较了解而已。
陈宫,历史上的陈宫,实际上是陈留大地主,而且是在袁绍的庇护之下,在陈留有相当广泛的利益存在,当公孙瓒派人来夺取陈留,陈宫等人采取拥立袁绍的党羽曹操的决策。这个决策在当时的情况下,暂时保住了陈宫等人在陈留的利益,但曹操到陈留后,将亳州人和颍川人都安插到陈留,而且,利用职权,排挤原来的陈留土著利益集团,也侵害了陈宫的利益,自然陈宫要反抗,这就是,陈宫为什么要利用吕布,来抗击曹操的根本原因,至于吕布,早年也是一个游侠,而且可能只是一个强盗,因而,没有什么阶级利益和社会关系,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陈宫自身利益的侵害,至于最后,曹操集团完全胜利,在利益争夺中,外来者战胜了本地人。
陈登,无疑是徐州大地主,刘备跑到徐州,明显是跑来抢饭碗的,作为在徐州有强大利益所有权的陈氏家族,自然不可能赞同这样的事件发生,但他们有没有足够的实力,只好后实力更强大的曹操勾结,以达成一个妥协,后来刘备被赶走,曹操对徐州的控制力也是非常低下的, 这就可以看出当初曹操和陈氏妥协的痕迹,以后,徐州又落到了臧霸的手上,直到曹丕的初期,才通过政变的方式,把徐州,控制在中央。
利益才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所谓无利不起早。
以上参看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读三国不读此书,等于半个瞎子,网上有电子版,网页版,等多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