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汉语拼音miè,现属形容词,注解为(1) (会意。从苜(mù),从戍。“苜”是眼睛歪斜无神,“戍”是戍守人。合而表示人过于劳倦眼睛歪斜无神。本义:眼睛红肿看不清)(2) 同本义,(be red and swolle in eye)can not see clearly。如,蔑,目眵也。从目,蔑声。——《说文》。按,即蔑字。得目为蔑。——宋玉《风赋》。(3) 细小;轻微, slight。如,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杨雄《法言·学行》。(4) 又如:蔑如(微细;没有什么了不起);蔑贱(犹微贱)。
中文名
蔑
引 自
《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
蔑。
蔑,汉语拼音miè,现属形容词。
意思有:目受伤而不明;无,没有:~以复加;小:~视。轻~。(贬义词); 灭:"而~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常用词组为蔑视 mièshì,意思为小看,轻视,轻蔑鄙视。反义词:尊敬、敬重、尊重、敬爱、敬仰。同义词:鄙视、轻视、渺视、漠视、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