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潮的诗句

2025-04-13 18:39:1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原文: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出处:宋代·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释义: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

2、原文: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出处:宋代·周密《观潮》

释义: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3、原文: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出处:清代·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释义:八月的钱塘江浪涛奔腾,潮头千尺犹如高大的山峰,潮声砉然使人魄动心惊。

4、原文: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出处:宋代·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释义: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5、原文: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出处:宋代·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释义:望向天边,潮水好似覆盖半个天空的白色鸥鹭一样铺天盖地而来。

回答2:

1、《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代: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2、《沁园春·观潮》

清代:吴伟业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译文:八月的钱塘江浪涛奔腾,潮头千尺犹如高大的山峰,潮声砉然使人魄动心惊。浪涛中仿佛灵妃在看着我笑,神鱼一边飞舞,一边逐浪前行,那河伯冯夷擂响了大鼓,浪潮如素车白马前来相迎。伍员曾被装进鸱夷革浮在江上,钱王曾命人用羽箭射退潮头,那怨气,那怒气,强过十万兵

啊,多么高峻、雄伟的海潮啊,使人惊讶雪山在崩断,银河之水向西而倾!我回到孤舟在清风前吹响铁笛,多么想乘坐木筏,浮游万里,当个天河问话的客星。唉,可叹凶猛的鲸鲵尚未剪除。

那可怕的战船排满了江岸,但海上明月正吐着光辉,歌声音乐声充满了杭州城。只见那些弄潮的儿童,还有乘画舫观潮的男女游客,都笑着以手指我,说我是乘坐一叶扁舟的渔翁。他们有谁能知道?我其实是观潮的枚乘,也是论水的庄生。

3、《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4、《观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

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5、《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宋代: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译文:望向天边,潮水好似覆盖半个天空的白色鸥鹭一样铺天盖地而来。片刻之间便听到如擂动战鼓般地动山摇的波涛声,之间横截江面的波峰如千军万马驱赶着白色的山峰而来。

江潮汹涌翻滚,如勇士激战不休。吴地青年朝朝暮暮与水为戏,对此简直就像是平常一样,吴儿又怎么会害怕着蛟龙一样翻滚的波涛。弄潮儿在波涛中如履平地,看那红旗翻飞,他们如同锦鳞出水,鱼跃水面,踏着浪花起舞。

回答3:

《观潮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李处权
雪屋银山满上头,年年伟观近中秋。
只言沧海无回浪,岂信长江有逆流。
一一樯帆如过鸟,时时烟雨要沉牛。
青衫白鬓功名晚,何日翩然范蠡舟。

《八月十八日观潮》
年代: 宋 作者: 喻良能
万叠银山出海门,百川渺渺不劳吞。
晴江斗起黏天浪,一洗忠胥愤屈魂。

《十七日观潮》
年代: 宋 作者: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杭州观潮》
年代: 唐 作者: 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续观潮》
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江皋空阔见东溟,两讯潮随远近生。
夹岸炎天迷雪岭,居人晴日骇雷声。
客帆朝暮乘风去,渔罟东西逐浪行。
尽道波神久恬静,应缘四海正清平。

回答4:

《十八日观潮》 宋 陈师道
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常共客飘飘。

《钱塘江潮》 唐 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复向平流。
狂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