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5-03-26 00:31: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

回答2:

赵高是秦国远方亲戚,在宫里当宦官。这个人还是有一定才华的,他对律法很有研究,并且有自己的观点,逐渐被秦始皇看重,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生活秘书,管理皇帝的出行和玉玺。说白了就是贴身太监,跟明朝的司礼监很像,但是权力没有司礼监大而已。
做了嬴政的贴身秘书后,赵高不断的展示他的才华,嬴政很高兴就让他辅佐二世胡亥,让他教胡亥法律和断案,就是未来皇帝的老师。所以赵高后期主推立胡亥为帝,也有这些缘故。
赵高是个很有口才的人,他犯过大罪按律当斩杀,他经过自己的辩解和努力,就不了了之而且皇帝下令官复原职,可见此人有一定的政治素养,且他办的事情也是受到皇帝的默许的,有了皇帝当靠山,谁敢再动他呢?
嬴政在最后一次出游时挂了,死前定了遗照由扶苏接任皇位,赵高和李思篡改诏书回京办掉扶苏就立胡亥为帝,胡亥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很快就被赵高控制,控制了皇帝就等于当了皇帝,所以赵高就没人能管了。久而久之被权力模糊了双眼,走上了不归路的同时,也把一个王朝代入毁灭,这就是他的故事。

回答3: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

回答4:

阉人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