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对姜维众说纷纭,就在于姜维坚持北伐,很多人认为,蜀国之所以快速灭亡,就是姜维坚持北伐导致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姜维发起的北伐道:“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胡三省在评注《资治通鉴》当中评价姜维的北伐道:“屡败而不止,为亡蜀张本。”由此可见,很多人都对姜维的北伐持不赞同的态度,当蜀国灭亡之后,姜维的下场更加的凄惨,他和钟会一同被杀之后,他又被魏军剖尸,其妻子也尽数被杀。(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妻子皆伏诛。)要论才华、智谋,姜维是不如诸葛亮的,那么,明知强于自己的诸葛亮领导的北伐都失败了,姜维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企图为坐以待毙的蜀汉政权寻找出一条能够走上强大的道路。夷陵之战以后,蜀国国力丧尽,外部的曹魏孙吴对蜀国虎视眈眈,蜀国内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又斗争不断,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都失败了,蜀国也损失严重,但是,诸葛亮却认为北伐之事不可停。(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
诸葛亮死后,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之间的斗争更加的激烈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北伐寻找新的出路,于是,继承诸葛亮遗志、掌握蜀国军事大权的姜维发起北伐。
二、“一心向汉”的姜维发起北伐是为了尽忠蜀国,维护刘禅的统治。蜀国内部大致可分为四个利益派别,刘备、关羽、张飞这样的元老派;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刘璋旧部;益州集团。
弃魏归汉又被重用的姜维,他在蜀国中的地位、资历是非常低的,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维护刘禅对益州集团的统治,姜维只得继承诸葛亮未完成的事业,他希望通过北伐的成功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团结蜀国内部各个集团的力量。
三、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姜维归汉以后,诸葛亮提拔他为义将军,并让他跟随自己北伐。诸葛亮有多么的赏识姜维呢?诸葛亮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吾意,此人心存汉事,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虽未有师徒之名,但诸葛亮将毕生所学都交给了姜维,所以,姜维特别想完成诸葛亮未竟的北伐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