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中的曹操呢?

2024-11-22 10:41:5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曹操作为“奸雄”来刻画,一路写到“黑”。曹操形象也就比董卓好一些,其他不能比。奸诈、残忍、任性、多疑,十足一个反面历史人物典型。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刻画:

奸诈。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青少年时代的曹操,我行我素、放荡不羁,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以逃避自己的责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

残忍。“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青州黄巾军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任性。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独断专行,人人危之。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诛杀汉臣董承、吉平、王子服后,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他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多疑。斩杀杨修和华佗,就是他多疑的典型例子。

回答2:

他一生评价过很多谋士,对诸葛亮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