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是怎样变成钢的?

铁是怎样变成钢的?经过那些反应?
2025-04-14 14:44: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从铁矿石(即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等)中提取的是生铁的2%至4.3%,然后在高温下用氧化剂氧化过量的碳和其他杂质。 通常通过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吹氧)除去气体或炉渣,将其转化为含有0.03%至2%碳的钢,并且在炼钢过程中添加诸如硅,锰和铝的合金作为脱氧。  。 该试剂用于调整钢水的成分,以制造符合规格的钢。 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必要的元素以使其成为各种优异性能的合金。

1、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

2、“钢”的元素:

(1)碳(Carbon)

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称为高碳钢。

(2)铬(Chromium)

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

(3)锰(Manganese)

重要的奥氏体稳定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4)钼(Molybdenum)

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5)镍(Nickle)

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扩展资料:

钢的标识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1)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2)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

(3)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4)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钢

回答2:

从铁矿石(就是赤铁矿、菱铁矿、磁铁矿等)提炼出来的是含碳2%~4.3%的生铁,尔后要在高温下用氧化剂将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一般是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吹氧法),使其转变为含碳0.03%~2%的钢,且在炼钢过程中添加硅、锰、铝等合金作为脱氧剂,以调整钢水的成分制成符合规格的钢材。同时可添加一些必要的元素使其成为各种优良性能的合金。
Fe2O3+3CO=2Fe+3CO2
2Fe+O2=2FeO
2FeO+Si=2Fe+SiO2
3FeO+2Mn=3Fe+Mn2O3
反应条件为高温

回答3:

铁是含碳量比钢高,所以铁要变成钢主要是降低含碳量.
在古代铁匠靠敲打烧红的铁来降低铁的含碳量,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点燃
C+O2 = CO2

现代的炼钢方法多着,估计有很复杂的反应.

回答4:

没有进行化学反应,只是通过不断的淬火使得碳的百分数降低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