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花生果腐病主要表现在花生果腐烂,轻的半个荚果为褐色或黑色,里面的果仁小而硬实,发育不良,果皮发黄,重的整个荚果都为深黑色,果皮和果仁均已腐烂,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在花生进入结荚期一直到采收期,均有发病的可能,生产上防治难度较大,应采取多种方式综合防治。
一是轮作换茬。为减少该病的发生,应当做到科学轮作倒茬,间隔两到三年后再种植。
二是异地换种。采用异地换种的方法,既能够降低病害的发生,还能最大程度提高花生产量,据调查,异地换种花生能增产15%~30%。
三是平衡施肥。合理使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料及钙、硫、锌、锰、钼、硼等中微量肥料,能够明显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降低病害发生率。
四是药剂拌种。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二合一拌种剂在花生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对于预防果腐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五是及早防治病虫害。花生一旦感染了根腐病、茎腐病等致命性病害,也会造成果腐病的发生。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啃咬荚果,荚果上会留下伤口,伤口处易感染病菌,尤其是土壤中大量存在的镰刀菌就会轻易传播,造成果腐病的发生,因此要及早、科学预防。
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