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清廷退位”?

2025-04-16 10:37: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清朝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朝代,然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在慈禧太后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她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选择了当时只有三岁的溥仪作为皇帝,这就引起了当时皇帝的另一个候选人载沣的不满。有很多人认为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只有三岁的溥仪,是因为她想继续掌控整个清朝的局面,想要继续把握住这些权利。



但是在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掌权的权利还是落在了载沣的手中。载沣面对当时清政府的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他也是没有自己的主见,然后他身上也是有着非常典型的软弱性,他也是请求袁世凯来主持大局。最终,这个袁世凯也是在载沣的心目当中获得了很高的地位,他也对当时的局面起到了稳固的作用。



载沣之所以会选择清廷退位,主要还是因为他想保全自己的性命,然后也是想寻找一个两全的方法。载沣其实是一个自身的劣根性特别多的人,他也是非常的优柔寡断,非常的不适合去做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在袁世凯逼他退位的时候,他也并没有做出很多的反抗,就乖乖地把自己的皇帝宝座拱手让出了。



综上所述,载沣之所以会同意清廷退位,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局面以及自身能力不足这两个原因。当时的局面其实是比较混乱的,很多列强都纷纷的对中国进行攻击,想要瓜分中国这一个庞大的土地。所以,载沣作为一个并不能够决策果断的统治者,他不能够维持当时清政府的和平局面,也不能收复自己失去的疆土,所以他就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