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曲都要用方言演唱,用普通话演唱不是更有利于传播吗?

用普通话演唱不是更有利于传播吗?
2025-04-02 10:56: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答2:

关于戏曲为什么要用方言演唱这个话题,京剧大师李少春就探讨过,李少春是比较支持普通话演唱戏曲的1656年李少春接发了两篇文章,只不过李少春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也没有多少人支持这个想法。当时,他是“改革派”的响应者而京剧在此时是非常火爆的,但是有些许地方戏曲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所以改成普通话也没有非常大必要。

民间常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普通话的推广造成了戏曲一定程度的没落。有很多人不明白了,普通话不是更好推广扩散吗?怎么会造成没落呢?其实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戏曲大多都是由当初的地方曲演变改良而来的,几千年的传承,唱的是地方的韵味。

但是,在这几十年的洗礼过程,年轻人的普通话范围越来越大,文化传承的纰漏也越来越大,地方戏曲也不太受年轻人的喜爱,爱听戏的仍然还是写年龄稍大的长者。很多剧种都要濒临失传或者已经失传了。


对于我个人而言,觉得戏曲的根本就在于方言,方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体现,普通话只是后来人们为了文化统一而新制定出的语言,而戏曲如果不是用方言演绎,就缺少了根本的灵魂,有许多的感情和梗是普通话演绎不出来的,听得懂的人自然懂,喜欢这门艺术的人自然会因为热爱而去学习,艺术如果只追求大潮而不在乎艺术本身,那么就没有了意义。

回答3:

戏曲本身就是方言的,地方的戏曲,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戏曲。如果用普通话演唱了,就唱不出来那个韵味了,而且有的方言的字根本没办法用普通话说出来。

回答4:

戏曲一个是曲调的区别另外是方言区别,目前跟普通话有关系的剧种,评剧北京曲剧内蒙古曼瀚剧似乎很像普通话咬字,但是实际有些行当还不全是普通话,普通话不能区别戏曲的出处。

回答5:

现在很多戏曲用普通话了,但是这样没有意思了,戏曲讲究的是特色,都一个口音谁还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