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该覆盖被测溶液浓度变化范围。如果被测溶液浓度过大,则需要稀释测定。待测样品溶液吸光度最好控制在0.1到0.8之间,这样光度计的噪声水平和误差最小。
标准溶液的浓度选择原则是: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尽量与样品的溶液的吸光度接近,不能相差太大;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1-0.7之间为宜;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可以通过稀释或增加样重等方法加以调整,否则误差较大。
扩展资料;
在比色分析中,当入射光亮度一定时,液层厚度保持不变,则测得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成直线关系。
在实际应用时,首先选择被测物质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最大吸收波长时进行比色,灵敏度,然后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显色,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将测得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作图,得到一条直线,称为标准曲线。
测定未知试样时,应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显色,测定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的浓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色法
是目视比色吗?还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溶液的浓度选择原则是: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尽量与样品的溶液的吸光度接近,不能相差太大!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控制在0.1-0.7之间为宜!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可以通过稀释或增加样重等方法加以调整!否则误差较大!
尽量稀释,应为比色时是依据比尔定律为理论的。只有在低浓度时吸光度才会与浓度成正比。你可以根据你做的曲线判断是否需要再稀释,若曲线有较好线性关系,就不用在稀释了,否则还要在稀释
配制浓度接近的一系列标准溶液。至吸光度0.3-0.6最好了。测待测样品的吸光度,稀释至吸光度0.3-0.6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