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个角度分析,明朝会灭亡的原因都有什么?

2025-04-02 11:52: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明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很多人都拿明朝和清朝比,甚至专门有一段话来说明朝:“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让很多人成为明朝的铁杆粉丝,其实这段话并不准确,不和亲是真,赔款是没有但是和蒙古是有互市的,割地这个怎么说呢,明朝的土地是越来越小,后期北边只到长城了,虽然确实没有签协议,天子守国门是说朱棣,君王死社稷是说崇祯,其实古代有几个朝代灭亡的时候君王能够不死呢?

对于明朝的灭亡,国内一直感到惋惜,有很多种说法及原因,比如饥荒、缺钱、两面作战等等,今天我们来看看国外网友是怎么看待明朝灭亡的原因的:

下面我们来罗列一下国外网友的主要观点:

1、与西班牙美洲国家的贸易开放导致了白银的泛滥,通货膨胀给明朝政府带来了财政赤字(商人们致富了,向满族投降了)。

2、由于气候变冷,农作物产量下降,而明朝的人口在17世纪初达到顶峰,因此饥饿的农民不得不奋起反抗政府。类似的效果可能会像“冬天来临”这样的满族人,使他们的部落有更强的向南迁移动力。

3、万历皇帝长达30年的罢工,孕育了宦官和儒家官员之间的权力斗争,他们都被腐化得如同地狱一般。接下来的皇帝要么太过短命,要么太懦弱,不敢与他们作战。崇祯结束了权力斗争,只是简单地处决了小集团里的每一个人,在明朝不得不与农民叛乱者和满族人双线作战的时候,不管他们是否还有实际的能力去治理国家。

4、明朝统治的末期,出现了严重的收入不平等,富人可以有成千上万的农奴为他们工作,而像李子成或张献忠这样的人却在挨饿,所以他们选择了叛乱。

5、明朝的边防部队一直与满足建立了互利的关系,与满族人并肩作战。明朝有一个特殊的政策,李成梁和他的后嗣扶持努尔哈赤,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工作,这样可以从中央政府那里骗取大量的金钱。农民叛军占领了明朝首都,吴三桂等人为了寻求满族人的帮助,打开了长城的大门,其实满族人在之前根本无法进入长城。

6、皇室太多。在1580年,这个数字大约是16万,大约是整个明朝人口的2%。到17世纪40年代末,它至少翻了一倍。想象一下,给这样一个奢侈的人喂食是多么沉重的负担。这种情况其实在500年以前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况,就像南宋一样,皇室人口太多。在崇真皇帝下葬后,约有十名皇室成员声称拥有皇权,并在很大程度上分化了抵抗满族和起义军的实力。

总之,满族人对于明朝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只是很幸运罢了。

回答2:

明朝会灭亡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天灾原因,当时北方的农业灾害特别严重,另一个原因是有很多饥饿的灾民四处流浪,但是皇帝并没有看重这一点,所以导致了明朝灭亡。

回答3:

首先是皇帝的角度,皇帝大多数都非常的不靠谱,各个贪图享乐,朝纲祸乱,第二个就是宦官独掌大权,奸人当道。

回答4:

土地兼并,官吏腐败导致民不聊生,长期的战争也让国库空亏,加上天灾到来,粮食减产,也就导致了明朝越来越虚弱,走向灭亡。

回答5:

明朝的皇帝太过奇葩,正常治国的没几个,大多都是不务正业。在明朝的高压措施管理下,激化了官员与民间的矛盾,农民大规模起义还有关外的兴起的女真族也对明朝边境的不断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