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们经常把自然与社会对举。这就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人类社会是与自然完全不同的东西。自然界的物质性容易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则相当复杂。所以,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能够坚持唯物主义原则,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唯心主义。因此,要使学生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① 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先在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达到这样的认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认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也有类似的认识。所以,这个问题应略讲。重点应该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②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点
前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物质性与自然物质性的共性。而本问题则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性。这是理解社会物质性的关键,不理解这一点,在具体社会历史问题上,仍然可能会陷入唯心主义。理解这个问题的 关键在于从劳动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首先,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这里主要讲述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和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教科书在说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问题时,不自觉地采用了拉马克进化论的获得性遗传说。而获得性遗传说基本上被现代科学所摒弃。所以,应该用达尔文的遗传变异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这里的关键是,不是劳动使得某一个或某一群古猿的手变得灵巧、或开始直立行走,从而进化为人。而是,劳动成为人类遗传变异的选择标准,通过劳动标准,那些适应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变异被保存下来,不适宜生存的变异则被淘汰。
其次,在劳动和实践中,人们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结构体系。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处在这种关系的制约中。从纵向看,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作为前代人活动结果的既有物质成果和既有的社会结构中,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既有的东西都是客观物质存在。从横向来看,每个人的活动或一些人的活动都要受到其他人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以上这些制约作用正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另外,该问题可就“地理环境决定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澄清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与环境决定论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