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全数字助听器有那些优点?无锡的?

2025-04-05 02:37: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智能降噪
采用这一技术的数字助听器能够分析环境信号的频谱,并且对频谱的变化进行跟踪,以确定噪音的频段和语音的频段,对噪音进行衰减,对语音放大。不同助听器公司采用不同的频谱跟踪分析算法。

二、适应性方向性处理
在模拟技术条件下,助听器麦克风的方向性指向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环境噪音的变化调整。采用数字技术后,根据前后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噪音变化的情况实时调整麦克风的指向,这对于复杂环境中的用户能带来一定的受益度。

三、适应性声反馈控制
带有这一技术的数字助听器能随时监视每个波段信号强度,当有反馈发生时自动降低发生反馈波段处的增益或产生一个反相信号进行抵消。自适应的反馈控制技术大大降低了反馈发生的几率,使开耳式助听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四、多程序自动切换
在模拟技术条件下,配置了多个听音程序的助听器只能靠手动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听音环境,有些助听器有多达4、5个听音程序,切换很麻烦。数字技术可以自动分析当前环境,自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听音程序,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五、自动电感档
传统的助听器都使用拨动开关切换麦克风和电感,打电话的时候手动切换很不方便。带有这一技术的助听器能随时监视助听器附近电磁场强度,当电话靠近时自动切换到电感,电话放下后再切换回麦克风,非常方便。

六、使用日志记录
数字助听器就是一台微电脑,带有日志记录功能的数字助听器能自动记录用户每日助听器的使用情况,设置的音量大小,甚至环境,为自动验配提供更个性化的参数。

七、测听功能
通过改变程序,数字助听器也能变成一个听力计,检测用户的听力情况。有些助听器在使用一些附件后甚至能测试RECD参数,实现真耳验配功能。

选择数字助听器的理由

幼儿与老人验配助听器应注意
准确验配助听器的基础是准确的听力学检查;而准确的听力学检查离不开受试者的主观配合。幼儿,特别是尚无语言能力的幼儿,由于谈不上主观配合,其听力状况难以获得,更难得准确。所以,对幼儿而言,完全准确地验配助听器是难以实现的。目前还没有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如果不能尽早验配助听器,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将受到威胁,进而影响身心的发育。所以,尽管难度大、准确性差,还是要尽力、尽早为幼儿验配助听器。

为聋儿验配助听器有几项原则需要把握:①一定要验配,并且要尽早验配;②只要可能,一定要双耳配用;③耳背式助听器或许最适合年龄较小的聋幼儿患者。如果选用耳背式助听器,一定要使用耳模;④所选助听器应具备良好的性能与品质,功能调节范围宽。功率稍大无妨,但需有强声输出控制功能;⑤随时细心观察幼儿戴用助听器的听觉反应,经常为幼儿检查听力,以随时依照他们的反应调整助听器的性能。

由于生理机能的逐渐退化,老年人口中听力障碍者最多,需要助听者比例也最大。老年人验配助听器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是听觉分辨能力的问题。老年聋是生理机能退化的结果,所以多同时伴有听中枢机能的退化。听中枢的变化导致听觉分辨能力下降明显,所以不少老年聋人总在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因此,老年人使用的助听器应该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从电声学角度讲高频成分应该相对丰富;从商品选择角度讲质量应该上乘,不可只图便宜。此外,由于存在听觉分辨能力差的问题,老年人验配助听器要有一个比较现实的期望值——助听器能帮助老年人改善目前窘迫的听觉状况,但无法使他们回复原有的听力水平。

其次是操作助听器的能力问题。一部分老年人动作协调性退化,特别是手指动作的灵敏程度不足,给他们操作和调节助听器带来障碍。因此,简便的操作方式和较大、易于调节的控制旋纽对老年助听器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仅从操作角度讲,盒式助听器更容易一点,其次是定制式、耳背式助听器。但综合地看,定制式助听器应该作为首选类型。定制式助听器操作简便、清晰度好、性能设计上也更容易适合使用者不同的听觉状况

回答2:

●自动适应环境,有效降低噪声,提高言语的清晰度。
●模仿人类正常耳蜗功能,使患者提高了对不同声音环境的适应性,不论声音大小都能听到,患者却没有不适感。
●再现自然声音,优化患者对自己声音的感受,提高声音的自然性、真实性和舒适性。
●自动消除反馈声。应用数字反馈抑制技术,使助听器不会出现令人烦恼的反馈声(啸叫),这对提高患者的语言分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引入计算机平台的概念,助听器的功能可以随助听器选配软件的升级而增强,这可以不更换助听器而保持其功能的先进性。
怎样获得良好的助听效果,智能全数字助听器多种高技术的应用,能给听力障碍患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理想的助听效果。但需要特别提醒患者的是,不要以为只要有了一个先进的助听器产品,就能获得好的助听效果,而随便到没有资质的助听器选配中心配助听器,这种做法会使不少患者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因为,全数字助听器只提供患者获得良好助听效果的硬件设备,助听器各种参数的设置、调整还有赖于有经验的听力学家。国际上有这样一种形象的表达:一个良好的助听效果,一半来自于助听器,另一半来自于听力学家。在我国,听力学专业起步较晚,有经验的助听器选配人员非常有限,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助听器调整技术的专业人员更是稀少。因此,听力障碍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助听器选配中心,更要警惕市场上打折、以旧换新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