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镇的经济发展

2025-04-13 12:47: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从1985年至2004年的20年中,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开头4年,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三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最 快时期。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68亿元比2000年的1.74亿元增54%;第三产业营销收入4.2亿元,比2000年的4000万元增3.8亿元,增9.5倍;招商引税2004年实现1702万元,比2000年的55万元,增30倍;镇财政收入2004年达到2954万元,比2000年的1664万元增1290万元、增78%。就传统的工农业生产而言,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4亿元,比1984年的0.21亿元增2.13亿元,增10倍;工业总产值达1.63亿元,比1984年的0.22亿元增1.41亿元,增6.5倍。
2014年,三星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增加值62135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5%。实现财政收入9600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9.7%。预算安排支出9600万元,占预算安排总支出的100%,实现收支平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2元,同比2013年增长11%。实现招商税收13666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20.8%。 截至2011年,三星镇水稻单产连续五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流转土地1770多亩发展蔬菜规模种植,扶持水稻蔬菜轮换种植,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年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积极实施白山羊地理标志保护和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评审,打响了三星白山羊品牌。实施上海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白山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白山羊养殖点标准化改造工程,建立以养羊示范户、示范小区、示范村为龙头,群养、散养相结合的白山羊养殖体系。全镇10头以上规模的养羊户600多户,全年白山羊出栏总量近2.8万头,增加农民收入2500多万元。建成种鸽7万对、上市肉鸽150万羽的大型养殖基地,通过了肉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评审。依托明珠湖景区,实施农家乐旅游开发,组织成立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先后建成了三毛农家乐、兴瀛农家乐、育德村农家乐、绿地农庄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举办养羊、柑桔栽培、水果、蔬菜种植等培训班100多期,累计培训8000余人次,多次被县评为“专业农民”培训项目一等奖。
截至2014年,三星镇完成近700吨粮食作物和绿肥的统一供种工作。种植水稻4万亩、绿肥2万亩、小麦2万亩。列入年度设施农用地备案计划的28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备案材料准备与土地测绘工作。共有31家获得“家庭农场登记证”。五是推进秸秆还田工作,全年秸秆还田面积达5.11万亩。全面推广应用秸秆腐熟剂,受益农田面积达2.02万亩。
截至2014年,三星镇南协村猕猴桃园产果200亩;育新村230亩葡萄园的亩产量达2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