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被称是一种经济模式,但其副作用暴露,副作用有哪些?

2025-03-29 08:59: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地摊经济副作用有下面几点: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1、增加管理难度。为了提高收入,同时响应国家的地摊经济号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摆地摊,但是街道上摆地摊的位置是有限的,有很多人为了摆地摊会起争执。占不到地摊位置的人可能会占用非摆摊位置去违规摆摊,引起城管与摊贩的矛盾。有些地方在这种乱象下,甚至出现了乱收费的情况,管理一下子感觉倒退了许多年。

2、环境卫生严重。摆地摊的人越多,管理起来就越难,再好的管理措施也会有疏忽。地摊多起来,人流量也会有。行人在逛地摊过程中少不了会乱丢垃圾。还有人反应,许多摊主在收摊之后并没有收拾的想法,就让垃圾留在街道上。一时之间,热闹的街道就会被垃圾覆盖,给环卫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担。

3、增加了治理假冒伪劣产品的难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场所,里面售卖的产品本就有良莠不齐的局面,现在地摊经济的火爆进行难免会给治理这种问题增加难度。摆地摊不需要营业合格资格证,你也不知道你购买的产品商家是从哪里进货,这一切的问题我们消费者都不清楚,只能凭意愿自行选择。

4、污染环境。地摊经济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小吃摊,小吃摊的开展少不了油烟。小吃摊周边的住户可能会受到油烟的影响,以及行人的吵闹也会带来困扰。油烟的增多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加大,增加了环境保护难度。

回答2:

会占用道路,让原本宽敞的道路变得拥挤;会影响卫生,关顾小吃摊的消费者会不自觉的乱扔垃圾,造成卫生不好。

回答3:

副作用就是有些摊主喜欢乱收费,而且摆摊后会留下很多垃圾,处理起来特别麻烦。

回答4:

我认为摆地摊的副作用在于,摆完地摊以后,没有人收拾环境卫生,显得十分脏乱差。还有,摆地摊的地方会十分吵闹喧哗,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

回答5:

宣传力度较小,不能被周围人所熟知;品种多但数量少或者数量多但品种少;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不能与固定工作者相媲美,时好时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