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技术除在海洋动物、海藻和微生物方面取得成绩外,还有更为广阔的用途。例如,纯种保存技术,实现了能对部分海洋生物成功地进行冷冻保存。将海产显花植物大叶藻的种子进行冷冻,对鲑科鱼类、贝类、甲壳类的生殖细胞进行收集和保存。再如,成功地进行了生物反应器和传感器的研究。人们成功地制成了氨生物传感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用双层醋酸纤维膜将硝化细菌固定化,以溶解氧探针作为换能器。制成的恒温水浴控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以磷酸缓冲液,控制溶液的pH值,用于废水或河水品质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里,在污染物和废水处理等环境净化领域,可采用生物技术。将基因工程和技术应用到降解特殊化合物上,其操作技术是提高某些微生物体内特异性酶类水平对污染物进行特异性生物降解转化,使酶工程在环境净化中得以广泛应用。英国科学家用含氰化水合酶的真菌来处理氰化物。美国科学家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消除废水中的酚和胺。在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疾病和防治上,采用的核酸探针已成功地运用于对虾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及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测定。除了核酸探针之外,单克隆抗体也被用来对海洋生物的疾病进行灵敏而又准确的诊断。已研制出传染性胰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主要鱼类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多种鱼类病原诊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们在海洋药物筛选分离方面,已从海绵、海鞘、珊瑚和海兔等海洋生物中,成功分离出尿核苷、酰胺类、聚酰类、萜类、大环内酯、直链肽等多种化合物,其中有些已被批准为抗癌新药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发现海洋鱼类、贝类和藻类中含有丰富的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都具有降低血压、降低高脂血质患者血浆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等功能。有些已被正式批准为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此外,人们还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一批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80年代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其长远目标在于实现海洋农牧化生产,以使人们获得更丰富的海洋产品,开发出更多的海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