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1、自电解耦合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自电解耦合氧化法是非膜法全量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种,工艺原理是“催化自电解及臭氧耦合氧化预处理+微生物处理+催化氧化深度处理”,预处理工艺将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降解分离,提高可生化性和生化效率;生化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低成本降解污染物;生化出水残留污染物,再经过深度处理工艺降解,最终达标排放。
自电解耦合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产水率大于98%,无浓缩液产生;在成本方面,运行费用适中,投资成本6-10万元/吨水;在运维方面,管理难度小,药剂用量小,污泥产生量较少,系统操作简易;在稳定性方面,抗冲击负荷强,工艺及生化系统高效稳定,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设备寿命10年以上。
2、双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这是当前主流的“生化处理+膜深度处理”组合工艺,通过生化(通常为MBR)工艺去除部分的氨氮和有机物,再通过膜进行过滤,NF+RO双膜法只是发生有害物质的分离和转移,出水有异味。
双膜法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产水率60-70%,会产生25-40%的浓缩液;在成本方面,投资和运营成本高,投资成本8-10万元/吨水;在运行维护方面,管理难度大,膜易堵塞,清洗频繁,阻垢剂、杀菌剂用量大,膜更换周期短;在稳定性方面,出水水质较稳定,但产水率持续快速下降,浓缩液产生量持续增加。
3、蒸发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MVR蒸发处理工艺原理是“生化+膜+蒸发”,蒸发过程中水从渗滤液中沸出,污染物残留在浓缩液中,所有重金属和无机物以及大部分有机物的挥发性均比水弱,会保留在浓缩液中,部分挥发性烃、挥发性有机酸和氨等污染物会进入蒸气,最终存在于冷凝液中。该工艺会发生污染物的分离,但是容易出现结晶效果差,且形成浓缩倍数跟高的母液。
蒸发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产水率80-85%,会产生10-30%蒸发母液。在成本方面,运维费用极高,投资成本15-20万元/吨水;在运行维护方面,管理难度大,蒸发器易结垢、堵塞,清理难度大,电、蒸汽成本高,臭气污染严重;在稳定性方面,需经常停产清洗,无法连续运行,高温环境腐蚀性强,系统寿命较短。
4、芬顿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芬顿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原理是“生化+芬顿+BAF”,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反应原理提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使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与矿化,但是由于来水水质具有波动性,容易造成生化系统不稳定,出水氨氮、总氮、色度不达标
芬顿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产水率大于98%,无浓缩液产生;在成本方面,运行费用较高,投资成本6-8万元/吨水;在运维方面,管理难度大,药剂投加量不可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污泥产生量较大;在稳定性方面,H2O2投加量过多或过少均影响后端生化系统稳定性。
生物法中,好氧工艺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处理效果最好,停留时间较短,已有丰富的运行经验,但工程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相对而言,曝气氧化塘工艺简单、投资少、便于管理,但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且易受季节影响。厌氧处理工艺适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它的缺点是停留时间长,污染物的去除率较低,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因此,对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工艺既经济合理,又提高了处理效率。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填埋场采用此法,福州红庙岭的UASB—氧化沟—稳定塘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水量为1000m3/d;入口水质CODcr为8000mg/L、BOD5为5500mg/L;CODcr的去除率为95%、BOD5的去除率为97%,去除率较高,但出口水质仍未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垃圾渗滤液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广州大田山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采用厌氧—气浮—好氧工艺,进水水质CODcr为8000mg/L、BOD5为5000mg/L、SS为700mg/L、pH值为7.5 ;出水水质CODcr为100mg/L、BOD5为60mg/L、SS为500mg/L、pH值为6.5~7.5,达到了垃圾渗滤液的二级排放标准。虽然厌、好氧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好,但此工艺组合的搭配协调较为困难。
与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值较低(0.07~0.20)的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现已成为渗滤液后处理工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是填埋场设计与运营中的一大挑战。渗滤液主要由降水和垃圾内部水分构成,其性质复杂多变,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渗滤液通常呈现黑色或黄褐色,伴有恶臭,且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无机物及生物毒性物质。针对渗滤液的处理,目前主要有以下方法:
1. 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但此方法需投入大量管网建设资金,且可能对污水厂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2. 循环喷洒处理,虽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3. 预处理后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此工艺相对简单。
4. 单独建设污水站进行处理,能确保水质达标,但对处理工艺的要求较高。
在处理工艺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生物处理法:
o 厌氧生化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近二十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进步,厌氧处理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克服了传统技术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等缺点。
o 好氧生化处理:特别适合处理早期填埋场的渗滤液,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包括曝气塘、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生物处理法等。
o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尽管厌氧生物处理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效,但单独使用难以满足排放标准。厌氧与好氧处理法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除污效率,同时降低投资成本。
2. 物化处理法:
针对大颗粒杂质的预处理,物化处理法是一种有效手段,主要包括膜处理、化学氧化法、吸附法,以及化学沉淀和混凝法等。
3. 土地处理法:
利用土壤的自净能力,通过人工种植植被去除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此方法也被称为土壤灌溉法,是人类早期采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但在现代,土地处理系统更多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
4. 蒸发处理法:
蒸发处理法通常用于纯水的制备和化学工业废水的深度浓缩。鉴于渗滤液的高污染和高危害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蒸发系统来处理渗滤液。
蒸发全量化处理渗滤液时,首先去除油脂和硬度,然后使用膜系统减少渗滤液量。之后,渗滤液进入蒸发加烘干环节,使污染物固化。通过预处理和膜浓缩,能显著减少后续MVR蒸发器的处理量,从而降低处理成本。蒸发全量化处理设备模块化设计,便于移动和快速安装,通常只需3天到场,15天即可实现达标产水,且整个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浓缩液。
垃圾渗滤液有以下基本方法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有机物,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
物理处理法:如过滤、沉淀等,可去除部分悬浮物和杂质。
化学处理法:例如高级氧化、氧化-还原反应等,能有效去除一些污染物。
膜处理法:通过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和浓缩。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复杂的废水,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去处理,建议采用物化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如采用物理化学法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水进入生化系统进行生物处理,最后采用高级氧化进行深度处理。这样一套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
如果想了解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的更多方法,可咨询和采纳勃发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