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精益生产一定要从分析价值流开始,再运用jit看板,自动化等工具,否则不是推行精益生产。对与错

2025-04-14 10:13: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 要回答你这个问题正确与否,要先明白推行精益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即以终为始。做精益最怕专注于“术”层面,即认为精益生产就是一堆工具的组合应用。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推行精益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清废”(消除7大浪费)。
2 基于这个目的,现在来看是否一定要从VSM切入?逆向思考发现,至少有三种浪费“次品浪费、过度加工、库存浪费”是不能单纯的以价值流分析来找到根本原因的,而其中库存又是最大的一种浪费。既然有这么些浪费都无法单靠价值流分析来消除,那么还谈何“一定”要从价值流分析开始呢?
3 至于你后边提到的KANBAN、自动化概念,你本身在做这两个概念示例的时候就搞混了。自动化和VSM、KANBAN在精益生产里面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后者偏工具,前者是偏系统。但愿你是随意列举的。真要说随后应该用什么工具?这个没有定论,视生产表现出来的问题而言。
4 总的来说,精益生产是较成熟的体系,一切以消除浪费的方法行为都是精益的。在推行上,用JIT是目前较为通行的办法,即以准时和自动为两大支柱去构建精益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