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莴苣属半耐寒蔬菜,喜凉爽环境,稍耐霜冻,忌高温,在高温天气生长不良。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虽然可以露地越冬,但耐寒力随植株的长大而逐渐降低。种子在5~28℃均可发芽,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发芽,但超过30℃,则发芽受阻。所以,在高温季节里播种,播前要将种子进行低温处理,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15~20℃,需4~5天,在此温度下,幼芽生长健壮。
茎用莴苣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幼苗期的生长适温为12~20℃,在此温度范围内,植株生长虽较缓慢,但苗体健壮,并能耐受-6~-5℃的低温。如处于较高温度下,幼苗生长虽旺盛,但容易徒长、抽薹。温度超过29℃,幼苗生长不良,所以在高温季节育苗,需要遮阳,降低温度,才能培育出壮苗。
发棵期(莲座期)适温为11~18℃,以白天15~20℃,夜间10~15℃为最适宜。肉质茎的肥大,也是在此温度范围最适宜。
茎用莴苣开花结实期的温度以22~28℃为最适宜,温度低于15℃,虽然能正常开花,但不能结实。
结球莴苣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既不耐寒,也不耐热。结球莴苣在结球期间的生长适温为17~18℃,如气温在21℃以上就不能形成叶球。气温高,会使叶球内温度提高,易引起心叶腐烂坏死。
总之,对于温度的要求,结球莴苣比较严格,散叶莴苣次之,茎用莴苣适应性最广。
(2)光照莴苣属于喜光作物,要求阳光充足,植株生长才健壮,叶片肥厚,嫩茎粗大。如果长时间阴雨连绵,或遮阳密闭,会影响叶片和嫩茎的发育。所以,莴苣栽培也要合理密植。莴苣为长日照植物,影响早抽薹的主要因素是长日照条件。在早、中、晚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最敏感,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则比较迟钝。所以,秋莴苣栽培不能选用早熟品种。
(3)水分莴苣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莴苣的叶片多,叶面积大,蒸腾量也大,所以耗水多,不耐旱。但是水分过多且温度高时,又容易引起徒长。栽培莴苣时,幼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不要过干过湿,否则幼苗易老化或徒长。莲座期适当控制水分,使根系往纵深处生长。在莴苣茎部肥大或结球期,则需要水、肥充足,才能促进产品器官充分生长。如果这一时期缺少水分,则产品器官不能充分长大,苦味重,品质降低。在莴苣茎部肥大或结球后期,则需要适当控制水分,使产品器官生长充实,如果这个时期,供水、供肥过多,茎用莴苣容易裂茎,结球莴苣容易裂球,还会导致软腐病和菌核病的发生。
(4)土壤与营养莴苣根的吸收能力较弱,而且根系对氧气的要求较高,所以莴苣栽培宜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水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并实行轮作,避免重茬,才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结球莴苣喜微酸性土壤,以pH6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佳,pH小于5或大于7时生长不良。茎用莴苣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
(1)温度与光照
莴苣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适温为15~20℃,30℃以上发芽受阻,结球莴苣27℃以上即不能发芽,夏秋季播种时应低温催芽。幼苗生长适温为12~20℃,成株茎叶生长适温为11~18℃。结球莴苣对温度适应性较莴笋弱,既不耐寒,又不耐热,结球期适温为17~18℃,21℃以上不易形成叶球或心叶坏死腐烂。开花结果期要求较高的温度,为22~29℃,10~15℃可正常开花,但不能结实。通过低温春化阶段一般需要2~5℃的低温和长日照。
(2)水分
莴苣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各异。幼苗期水分要适当,发棵期则需增加水分,促使莲座叶发育充实。结球期或茎膨大期,水分需充足,缺水会导致叶球或茎笋变小,苦味加重。结球或茎膨大后期缺水或水分过多,会造成裂球或裂茎。
(3)土壤营养
莴苣喜微酸土壤,适宜pH6.0左右。莴苣在全生育期不能缺氮,尤其是幼苗期,否则叶片数减少。幼苗期缺磷,不但叶少,而且植株变小,产量下降。缺钾则导致叶球或茎笋显著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