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H.248/Megaco
2
IP电话网关接口与协议
PSTNIP网
与
PSTN的接口
中间处理
与网络的接口
数字中继
(No.1,No.7)
模拟电话接口
10BaseT/100baseT
IP
UDP/IP
RTP/RTCP
H.225/H.245(H.323)
语音编码
(E-CELP G.723.1
G.729等)
回声消除
DTMF处理
IP电话网关系统
3
网关分解模型
-将媒体变换功能和网关控制功能相分离
-网关只承担简单的媒体变换功能
-复杂的网关控制功能由网关之外的独立控制实体执行:Call Agent
-将控制智能集中到网络中来,即少量的呼叫代理中,思路类似于电信网中的智能
网,有利于快速引入新业务
网关分解模型
信令网关SG
Signaling Gateway
媒体网关控制器MGC
Media Gateway Controller
媒体网关MG
Media Gateway
TUP,ISUP,TCAP/IP
SIP, H.323
RTP/RTCP
H.248/MGCP
信令SS7
话音Trunk
主要负责连接SS7网络,在PSTN
信令和包信令之间提供中介
对媒体网关和呼叫
进行控制,并和关
守接口
主要提供PSTN和
IP之间的媒体映射
和编码转换功能
控制,至关守GK
4
分离网关结构(1)
该网络有两类网关:接入简单电话终端的RGW和支持
PSTN互通的中继网关(TGW-Trunking Gateway),两类
网关均通过网关控制协议受呼叫代理的控制.信令网
关则使呼叫代理能与PSTN的7号信今网交互.
RGW负责采集IP电话用户的事件信息(如摘机,挂机
等),且将这些事件经IP网传给呼叫代理.它还支持
RTP,以完成端到端IP话音数据传送.RGW还可以有
其它的附加功能.如支持话音和视频接口,家庭联
网,远端电源控制等.
TGW负责桥接PSTN和IP网络,完成话音TDM格式和
RTP数据包的相互转换,并经MCCP受呼叫代理的控
制,完成连接建立.
2
5
H.248与MGCP
与MGCP协议相比,H.248协议可支持更
多类型的接入技术并支持终端的移动
性.
H.248最显著之处在于比MGCP所允许的
规模更大.
H.248协议通过增加许多包的定义来对协
议的功能进行扩展.
H.248比MGCP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6
连接模型
H.248提出了网关连接模型概念,模型的
基本构件有两个:
-终结点(Termination)
-关联(Context).
7
终结点(Termination)
终结点(Termination)是媒体流的源或宿.
一个终结点发送和/或接收一个或者多个媒体流.相
关媒体流参数,对应的承载参数,可能包含的modem
等都构成终结点的描述特性.
终结点可以对应为一个物理实体,也可以对应一个虚
拟实体.
物理终结点只要装入网关后就永久存在,如TGW上的
一个PSTN中继接口,RGW上的一个普通电话接口.
虚拟终端对应为一个信息流,如一个RTP语音流,它
依附于呼叫,一旦呼叫结束,该终端就消亡,因此就
称为短时终端.
8
关联(Context)
关联表示多个终端间的相互关系,包括
终节点间的拓扑关系以及媒体混合和交
换参数.如无特殊规定,统一关联中每
个终结点发送的数据能被所有其它终结
点接收.
3
9
Context 模型
T erminat io n
RT P Stream
T erminat io n
SCN Bear. Ch .
T erminat io n
SCN Bear. Ch .
T erminat io n
RT P Stream
T erminat io n
RT P Stream
T erminat io n
SCN Bear. Ch .
T erminat io n
SCN Bear. Ch .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10
关联的属性
关联标识符(CONTEXID )
-关联标识符由网关分配,在网关范围内全局唯一.
拓扑(TOPOLOGY)
-描述一个关联中终结点间的媒体流方向.
关联的优先级(PRIORITY)
-告知MG在处理关联时的先后次序
紧急呼叫的标识符(INDICATOR FOR
EMERENGY CALL)
-MG优先处理此类呼叫
11
关联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关联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均由相应的H.248命令完成
的.关联的创建和删除是由相关命令引含完成.当
MGC用Add命令在关联中加入一个终结点,但命令中
又未指明关联标识时,就隐含指示MG创建一个关联.
当MGC用相关命令删除或移走中的最后一个终结点
时,就隐含表示该关联被删除.
一个关联能包含的最大终结点数使网关的特性.只能
提供点到点连接的网关只允许一个关联中最多包含两
个终结点;支持多点会议的网关允许关联包含多个终
结点.
一个终结点同时只能存在与一个关联中.
12
终结点特性
每个终结点有一个终结点标识,在创建
时由网关分配,在网关内全局唯一.
物理终结点装备后永久存在,在空闲状
态下处于空关联中,从某关联中删除后
有归还空关联.
短时终结点在执行Add命令时由网关创
建,从关联中删除后就消亡.
4
13
终结点特性描述符(descriptor)
H.248协议使用命令对连接模型中的逻辑
实体进行管理,命令的参数定义为描述
符.
描述符由名称和一些参数组成.不同的
命令可以包含相同的描述符.描述符可
以作为命令的返回参数.
H.248分门别类的定义了19各描述符.
14
终结点特性描述符的分类
性质(Property)
-终端状态特性(正常工作,故障或测试)
-媒体流相关特性(终端类型,媒体类型,编码格
式,编码参数)
事件(Event)
-终端应对那些事件进行监视并报告MGC
信号(Signal)
-应向终端施加的信号
统计(Statistics)
-终端应采集并上报给MGC的统计数据
15
终结点特性描述符(descriptor)
Modem描述符
复用描述符(Mux)
媒体描述符(Media)
终结点状态描述符
(TerminationState)
流描述符(Stream)
本地控制描述符
(LocalControl)
本地和远端描述符(Local
和Remote)
事件描述符(Events)
事件缓存描述符
(EventBuffer)
信号描述符(Signals)
审计描述符(Audit)
业务改变描述符
(ServiceChange)
号码采集规则描述符
(DigitMap )
统计描述符(Statistics)
包描述符(Packages)
被观察事件描述符
(QbservedEvents)
拓扑描述符(Topology)
错误描述符(Error)
16
网关控制命令
H.248协议使用命令对连接模型中的逻辑
实体进行管理,命令提供了对关联和终
结点特性进行完全控制的机制.
大部分命令都是由MGC作为命令起始者
发起,MG作为命令响应者接收,从而实
现MGC对MG的控制.
H.248定义了八个命令:
-Add,Modify,Subtract,Move,AuditValue
- AuditCapability,Notify,SeviceChange
5
17
ADD命令
ADD命令用来向一个关联中添加终结
点.
当使用ADD命令向一个关联添加第一个
终结点时,同时就相当于使用ADD命令
创建了一个关联.
这个有点复杂,我简单的说一下.
A,B公司分处2地,想通话而不产生长途花费,办法就是电话网关之间不利用电信局的长话网络。解决有多种办法,常用的有3种:1网关之间用SDH或者交换机和光纤连接,现在各地的高速公路基本上是用这种办法;2是利用公众互联网,但是存在延时和受网络质量限制的不利因素;3是利用电信局的音频专线或数据专线,这是个比较冷门的业务,你可以去电信局问一下,这个也是要收费的,根据带宽不同收费也不一样。
你说的A公司拨B公司的14用户,先拨的654或656或3094或3095,这些号是出局权限号,只有拨了这些号,你的电话才有出局的权利;然后拨的26或27是B公司的局号,拨了26或27就进入到B公司的电话网络,最后拨的14,就是你最后要找的用户。反过来也一样。
至于你说的用A的电话通过网络打回A内部,我有点不明白了,既然你已经在A内部了,直接拨号就可以打到A内部了,干嘛还要通过网络啊?
很简单,先拨的号码是电话网关的号码,通后接着拨的是目标网关的号码,电话网关通过互联网与对方网关建立连接,这时就可以拨对方的内线号码,对方网关会在对方的电话网络中呼叫目标号码,这样经过2个网关的中转就可以通话了。
用A的电话通过网络打回A内部应该是没有意义的吧?本来就在一个地方,直接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