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与齐国的关系“田氏代齐”是什么意思?

2025-04-02 23:55: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吕氏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史称田氏代齐。

也叫田陈篡齐。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陈无宇的儿子,又称陈乞,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回答2:

陈国共历25世,延续500多年。陈亡后,陈的分支——仕齐的陈公子完的后裔于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陈厉公的儿子公子完年少的时候,周朝的太史拿着《周易》见厉公,厉公要他给儿子占卜,得到“《观》之《否》”。太史解释说这孩子将要代陈享有国家,但不在本国。也不是他这一代人,而是在其子孙那一辈。而被他的子孙取代的那个国家,将会是一个姜姓国。然而事物不可能两全其美,要等到陈国衰亡后,他的子孙才会昌盛。
公子完和陈宣公的太子御寇交好。宣公杀太子后,公子完逃往齐国,并受到齐桓公的赏识,任工正一职。等到齐景公时,公子完(陈敬仲)的后代陈无宇(陈桓子)以大斗进小斗出等手段极力拉拢平民和失势的公族,使得民心所向。齐国重臣晏婴便认为陈的先祖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和先君胡公、太姬已经来到齐国,接受祭祀了。齐国将要成为陈氏的了。
在陈无宇之孙陈恒(陈成子)之时,“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并将大量领地划为自己的封邑,使得封地面积已超过国君的地盘。而在公子完第十世孙陈和(田齐太公)之时,将齐康公流放于海上,公室只剩一座城邑。终于在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列陈和为诸侯,取代了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回答3:

陈完,是陈国陈厉公的儿子。陈宣公,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2年)杀死了太子御寇。御寇和陈完相友好,恐怕灾祸牵连到自己,所以,陈完逃奔齐国。时在齐桓公十四年,齐桓公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
陈完去世之后,谥号敬仲,陈氏世袭其工正之职,陈完生穉孟夷,穉孟夷之子闵孟庄,闵孟庄之子陈文子须无。陈须无(田文子须无)侍奉齐庄公,深受庄公赏识和宠爱。
注意,到这时候,陈完这一支已经改叫田氏了。之后就是熟知的田氏代齐了,也就是说,田氏取代了齐国原来的王族吕氏(西周初的姜太公一族)成为齐王,并得到周王室的认可。

懂了么?

回答4:

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