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就是非沉淀状态。是每个DNA分子以整个分子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溶液里,不是你想象的把DNA分子的结构给拆散了。 你没有理解溶解的含义啊。打个比方,糖块溶解虽然糖块不见了,但是糖还保持其分子结构,并没有因为溶解就被拆成了碳氢氧原子。DNA同样。
DNA分子里面有各种基团,有正点的有负电的。氯化钠粒子可以在DNA分子外面形成一个“离子团”,包裹住DNA分子,减小DNA分子间的互相作用,增加DNA的溶解度。这和蛋白质的“盐溶”原理是一样的。同样,DNA也有“盐析”现象,盐浓度过大就会促进它析出。
DNA会不会缠住玻璃棒呢?那要看你提取的是什么种类的DNA。DNA尽管是长链状,但是其大小还是非常小的。有时候比有些蛋白质分子还小。在溶解状态下一般都不会,但是如果在加完2倍体积冰冷乙醇和1/10体积 3M醋酸钠之后(为了使DNA析出),基因组DNA由于非常长,会交缠在一起形成一团棉絮状,可以用玻璃棒挑出来。但是质粒DNA由于长度短,就不会形成“棉絮”,只能高速离心使其沉淀在EP管底部。
PS:基因组DNA由于非常长,DNA又是刚性结构(RNA比较柔软),所以特别容易被打断,这也是为什么提取基因组DNA避免剧烈搅拌或者震荡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加入乙醇和醋酸钠之后用工具将DNA挑出而不离心的原因。
虽然是长链分子,但是仍是微观粒子,不会缠住玻璃棒
DNA由固体结晶物质转化为分散系中的溶质,分子扩散到水当中,分子的一部分基团发生电离,整体上仍保持大分子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