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白点虫是一种寄生虫,这种寄生虫的虫卵存在于大多数的水体中,包括自来水
2. 鱼类得不得白点虫病 两个条件,一 自身的身体状况 二 水体中的白点虫卵的活跃程度
你的鱼得病是因为换水的时候温差太大,你有吧新水的水温调整到26度上下1度吗?
如果没有,鱼缸温度骤然下降过快,会使鱼感冒,感冒中的鱼很容易被白点虫侵袭。
并不是水温越高,就不会的白点虫病,相反,水温越高白点虫的活跃度就越高。
换水不注意得白点虫的概率越高,那为什么很多帖子在说治疗白点虫的时候 都要加温呢?
白点虫寄生在鱼类的皮肤下面,一般的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在白点虫身上,能够透过鱼作用在
白点虫身上的药物浓度,鱼类也差不多要被毒死了。
但是白点虫在鱼类身上有一个生长周期,在高温条件下,这个周期会被加速,成熟的白点虫
会死亡鱼身上脱落并向水中释放白点虫的虫卵,而虫卵孵化后还没寄生的幼虫是可以被药物或者
盐杀死的,所以治疗的原则是加速白点虫幼虫孵化并杀死。
针对你现在的情况,可以考虑吧水温提升到30度,然后下浓度不超过1%的盐。
基本周左右就会好。
以后换水的时候注意控制水温,如果没有水草,可以保证水中的一定量的盐浓度比黄粉预防
白点虫更有效。
观赏鱼得白点病怎么办?白点病的治疗其实防大于治。一般在鱼缸水温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观赏鱼就容易得白点病。视频主要分享如何有效控制鱼缸的白点病不爆发,以及治疗。
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此时可用甲基蓝和孔雀石绿按1:1配置化于水后,滴入鱼缸,使鱼缸的水呈微蓝即可,连续2天亦可杀死小瓜虫,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不会破坏鱼缸的循环过滤生态系统,而且1—2天后,水中的微蓝会自行消失。
要防止白点病的发生,关键是要控制水温,勿让水温低至22—25℃以下,尤其是春秋季节,一定要注意晚间的保暖。
升温30度就没有了,不用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