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吕行动刘襄立功最大,为何大臣反而选择毫无功绩的刘桓继位?

为何选刘恒?
2025-04-12 10:10: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公元前180年时吕后病死。朝廷由她的两个侄子掌握,这就引起了开国功臣刘氏宗族的不满,于是就有了政变的发生,周勃和陈平等人成功的除掉了吕氏外族集团,这也就是历史上的“诸吕之乱”,在这场战役中,齐王刘襄的功绩最高,而楚王刘交的辈分最高,按理说西汉的第一位皇帝应该由这两人产生,但是西汉的首位皇帝却是毫无功绩的代王刘恒。

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她的母亲是薄姬,但是不管是薄姬还是刘恒,都不得汉高祖刘邦的青睐,所以很少有机会见到刘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吕后在掌权时并没有杀害刘恒母子,而刘邦的其他几个儿子都是死的比较惨的,刘如意被毒死,刘友被饿死,刘诙被迫自杀,因此刘恒整日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因为他比较弱小,所以并没有参与到诛杀吕后党羽的行动当中,但是最终的胜利果实却落到了刘恒的手里。

在诸吕之乱之后,当初的开国功臣掌握了朝廷。而当时适合继承帝位的有三个人选,分别是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因为刘长是由吕后抚养长大的,和吕后的关系匪浅,所以他第一个就被排除掉了,而他的年纪不大,母亲出身卑微也是他的不利条件。而由于齐王刘襄的舅舅十分强悍,所以他当皇帝不一定会听功臣的话,所以也就将他排除了。

而刘恒和他的母亲因为为人低调,所以被大臣们选中。因为由他当皇帝的话,大臣们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