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糖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并不是一个概念,只是在饮料、制糖、罐头等特殊食品行业中,利用蔗糖水溶液浓度与折光率有一定比例关系,通过测量饮料、甘蔗汁、果汁、水果罐头的折光度,换算成一定浓度的蔗糖水溶液,这个数值称为糖度。而饮料、甘蔗汁、果汁、水果罐头中的可溶性固形物也主要就是蔗糖,所以用可溶性固形物近似代替其含糖量,即糖度。对多数呈清亮、不浑浊的液体材料,可溶性固形物与糖度就是一种测量方法(GB10786),一个读数数值。对豆沙来说,不是呈清亮、不浑浊的液体材料,不提取就直接将豆沙放在手持糖度计的镜面上合闭棱镜测折光率的话,会有点滑稽。这时我们要绕开只用可溶性固形物表达含糖量的桎梏,用食品中更本质、更严谨的总糖来表达豆沙的含糖量,这时选用的检验标准是GB21270-2007,其检测结果通常比只用可溶性固形物表达含糖量的数值要高得多,因为它测量的是总糖,用的是氧化还原滴定法,总糖包括了可溶性固形物所代表的蔗糖和其他含有还原性羰基的化学糖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三个本来就不是一回事的概念
果蔬可溶性固形物与糖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可溶性固形物通常包括了果蔬中的糖分以及其他可溶性物质,如果胶、有机酸等。通常情况下,果蔬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其糖含量也往往越高。这是因为一些果蔬中的糖分是溶在果蔬的细胞液中的,所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则糖含量也越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可溶性固形物都是糖,还包括了其他类别的物质,如果胶、果皮素等碳水化合物。因此,仅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来判断果蔬的糖含量并不十分准确,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除淀粉,纤维素、几丁质、半纤维素不溶于水),我们喝的果汁一般糖都在100g/L以上(以葡萄糖计),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以达到9%左右。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以便确定采摘时间。
可溶性固形物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等】。
但【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除淀粉,纤维素、几丁质、半纤维素不溶于水)
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
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