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硬度很大,用现代电动工具轻轻松松搞定,古代人当然有他们的智慧,主要靠铁、石头、水,弓等来雕刻。
这些技艺都需要长久的磨练,其中的步骤非常多:
一、捣沙和研桨。一位工人用石臼把石沙弄碎,另一位接上去用筛子筛选石沙颗粒。
二、开玉。两位工人把石头架起,然后用自制的铁丝拉锯,用来除去玉料外面的部分石头。
三、扎碢、冲碢、磨碢、。玉经过各种设计后,进入下一流程。工人坐在旋车前,用滚动的钢盘边缘来裁去多余玉料。可以想象缝纫机的样子,再把马鞍形形状替换成大轮盘。工人还要不时用上红沙和水,来分解和打磨玉料。慢慢地把玉料变成块状,然后变成圆,最后再用厚厚的锅来把玉表面磨柔滑。
四、掏堂。就是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里面,让玉器跟一根圆柱一样。
五、上花。用不同的方式,不同工具在玉器的外表留下花纹。
六、打钻。用弓和轧杆来把玉钻出一个洞,当然实际起作用的是杆尖所嵌的金刚钻。
七、透花。用搜弓来回拉锯,钢丝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根据图纸上的线条来切割镂花。最后用石榴皮的汁来勾勒出要透雕的图案。钢丝刻印在玉片上,很难被水冲洗掉。
八、打眼。扳指之类的玉器太小,就在大竹筒中装了水,配上不同外形的孔洞木板,用“绷弓”来在玉器上钻出洞。后来用桯钻与管钻的办法来操作。
九、木碢。用圆盘,磨光的碢来给雕琢完毕的玉器磨光。
十、皮碢。用牛皮做的皮碢给玉器抛光上色,呈现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