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温。水温过高、过低均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
鲫鱼等鱼类最适宜生长在水温为23℃~28℃的水体环境中,
罗非鱼在25℃~35℃的
水体环境中生长最快。夏季,若水温超过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冬
季水温过低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2.
水质恶臭。
水色呈淡红色或棕红色,
水面常浮有一层油膜,
水体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味,
这种水质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
遇到此类情况,
应采取放掉部分恶臭水,
加注适量新水的措
施来补救。
3.水体透明度。一般情况下,
池塘水体的透明度应保持在20厘米左右,
水体透明度过高
或过低均不适合鱼类生长。
4.
水体溶氧。
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水体溶氧为5~6毫克/升。
当水体溶氧低于3毫克/升
时容易引起鱼类浮头乃至泛池。水体溶氧过高容易诱发鱼类的气泡病。
5.
水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
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但其含量
一般应在80毫克/升以下。含量过高,易引起鱼类血毒症,有时还会引起水质恶化。
6.水体的pH值。水体的pH值应保证在6.5~8.5,当水体的pH值低于5.5或
高于10时,均不能作为渔业用水。应采取泼洒生石灰浆或醋酸的方法来调节池水的pH
值。
7.水体中的营养盐类含量。
水体中营养盐类含量的高低与鱼类的健康生长密切相关。如
水体中的硝酸盐最易被绿色浮游植物利用,
含量应保证在1~2毫克/升。
若水体中的硝酸
盐含量超过3毫克/升就容易造成水体缺氧而导致鱼类死亡。
8.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酚、汞、铬、铅及石油类等)
,不仅会造成
鱼类中毒,
人吃了中毒的鱼类也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