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写完《鹿鼎记》之后再也不写武侠小说

2025-04-13 22:38: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楼主你好!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供你参考:
其一,金庸深知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道理。他精通历史,对范蠡、张良等人物十分欣赏,因此在读者仍津津有味于他的武侠小说时而急流勇退 。
其二,金庸说他初写武侠小说,一为交差,二则是因为好玩。1972年,《明报》刊完《鹿鼎记》后他宣布封笔。时年他才48岁,正值写作的“青春”,对金庸突然止住如江河奔涌的创作,许多人不理解。 对此,金庸解释说,他写到后来感到人物的重复,情节的重复,读者爱好自己的小说,期望值日高,而他则无法保证每部新作都能较以前有所突破,所以封笔。
其三,其他原因。武侠小说虽然给他带来无尚的荣誉,但是写小说并非他工作的全部,《明报》创立也是他的一大成功。该报得力于他的小说连载而销量大增,但70年代,竞争加剧,需要他把主要精力放到办报上。同时,修改旧作也极费工夫,由于他的小说均是以平均每天1100字的篇幅在报纸上连载,因而在辑成单本发表时,既需做文字上的润色,也要对前后风格进行统一。此外,还要精心分出章回,拟出标题,有些部分更要进行改写。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金庸先生在创作了《鹿鼎记》后选择了封笔。
仅供楼主参考,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答2:

他写小说放弃了很多曾经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