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台湾成为中国的地方政区始于元朝。
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 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等前往夷洲,即台湾
隋代,隋炀帝又派出武贲郎将陈稜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万余人,从广东义安(潮州)起航,前往台湾,当地人以为这是中原的商船,这说明当时大陆商人经常前往经商,也说明台湾人已经熟悉经商贸易。只是陈稜与当地酋长谈判不顺利,刀枪相向,并带了数千名当地居民返回大陆。在台湾中部地区的彰化市,有一条街名叫“陈稜街”,以此纪念这位隋朝将领
元朝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至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明末清初,郑成功开始正式设治。之前就是王朝人的一处渔人码头
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但是正式设立省一级的行政区是在清朝
元朝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至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大陆与台湾联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