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作为三国时期名声最大的武将,在吕布死后几乎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武将,尤其是在拥有了赤兔马的属性加成之后。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关羽帮曹操解白马之围的时候,和袁绍麾下数一数二的大将颜良打了一架。说是大战,其实也就是小打小闹,关羽骑着赤兔马冲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一下子把颜良干掉了,人家颜良还没有反应过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而曹操当时麾下的另一个大将徐晃,也和颜良干了一架。但是结果是,没打赢,二十个回合就灰溜溜地逃回阵中去了。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
可在很多年以后,这两个当年先后大战颜良的伙伴,却成了阵营敌对的对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举荆州之兵北伐曹操,不仅攻破了襄阳,更是一路打到了樊城底下,逼得曹操麾下的大将,号称三国第一守将的曹仁只能死守樊城,并且不得不向曹操发出了求援信。
曹操在接到曹仁的求救之后,当即就先后派出了两次援军,一次是于禁加庞德,一次是同样和于禁身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
最开始派的是于禁,可是还没等正式和关羽开打呢,就被关羽一场大水被淹没了主帅于禁和副将庞德,徐晃更是被关羽随手给活捉了。
不得已之下,曹操就派出了第二次的援兵,这次是由徐晃统帅。徐晃在到了樊城之后,和关羽进行了一场大战,不仅有双方大军之间的战争,更有徐晃和关羽两个人之间的单打独斗。
但出人意料的是,当年那个在关羽的刀下亡魂颜良的手下都只能坚持二十个回合的徐晃,这次却硬生生都以八十回合的战绩和关羽打平了。
那么当年通过颜良这个参照物来比较,远远不如关羽的徐晃为什么能够和关羽不相上下呢?又或者说关羽能够轻松地杀死颜良,为什么打了八十个回合还杀不死那个连颜良都远远不如的徐晃呢?
一、关羽胜过颜良,其中有太多出人意料的运气成分
《三国演义》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当时刘备正在袁绍军中,而颜良看见关羽骑着赤兔马冲过来就发现这人和刘备的二弟长得很像。颜良刚刚想开口问关羽确认身份,并没有想要和关羽大战。
而关羽冲过来呢,不由分说地就对颜良出手了。加上关羽当时骑的是可日行千里的赤兔马,跑得飞快。怎么说呢,可能当时的关羽就像是一条红色闪电一样就冲到了颜良身边,颜良还没回过神来,根本没来得及反抗,就被关羽一刀给弄死了。
所以在这关羽大战的时候,根本就不是颜良的真实实力,那时候的颜良其实就是一个坐以待毙的小兵一样。而和徐晃大战时候的颜良,确实真正地发挥了全部战力的和徐晃大战,因为他知道徐晃确确实实就是敌人,是曹操手底下的大将。
二、关羽当时右臂有伤,战力大减,远不如全盛时期
襄樊之战,关羽在和庞德大战的时候,虽然算是有赢了,但是却也被庞德给射了一箭,还是毒箭。为了治疗箭伤,关羽还专门找了当时最为有名的神医之一华佗(还有一个是张仲景)给自己治伤。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虽然是治好了,但是短期内关羽的右臂依然使不上什么力。毕竟老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嘛。所以在和徐晃的大战中,关羽的右臂是没什么力气的,而他又不是左撇子,本来就靠右手使刀,这下子右臂半残,等于战斗力直接锐减一截。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中也说了,关羽是很自信能够干的过徐晃的:“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他很明白徐晃大败本身是怎么回事,并不是打不过。
这一章又说了:“公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关平恐公有失,火急鸣金。”可见只是因为右臂导致战力大减,所以才没有在短时间干掉徐晃,而他的儿子关平担心他,才鸣金叫他回来的。
三、武艺的强弱经过长时间之后,是会有进步加强的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连吕蒙经过几天的学习都从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莽夫,成了熟读兵书的大将,那就更别说徐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