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对人体有毒。
铬化合物并不损伤完整的皮肤,但当皮肤擦伤而接触铬化合物时即可发生伤害作用。铬性皮肤溃疡的发病率偶然性较高,主要与接触时间长短,皮肤的过敏性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铬疮主要发生于手、臂及足部,但只要皮肤发生破损,不管任何部位,均可发生。
指甲根部是暴露处,容易积留脏物,皮肤也最易破损,因此这些部位也易形成铬疮。形成铬疮前,皮肤最初出现红肿,具搔痒感,不作适当治疗可侵入深部。
溃疡上盖有分泌物的硬痂,四周部隆起,中央深而充满腐肉,边缘明显,呈灰红色,局部疼痛,溃疡部呈倒锥形,溃疡面较小,一般不超过3mm,有时也可大至12—30mm,或小至针尖般大小,若忽视治疗,进一步发展可深放至骨部,剧烈疼痛,愈合甚慢。
扩展资料:
自然界中主要以铬铁矿FeCr2O4形式存在。由氧化铬用铝还原,或由铬氨矾或铬酸经电解制得。
按照在地壳中的含量,铬属于分布较广的元素之一。它比在它以前发现的钴、镍、钼、钨都多。这可能是由于铬的天然化合物很稳定,不易溶于水,还原比较困难。有人认为沃克兰取得的金属铬可能是铬的碳化物。
铬用于制不锈钢,汽车零件,工具,磁带和录像带等。铬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也叫可多米,坚固美观。
铬可用于制不锈钢。红、绿宝石的色彩也来自于铬。作为现代科技中最重要的金属,以不同百分比熔合的铬镍钢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令人难以置信。
天然水不含铬;海水中铬的平均浓度为0.05ug/l;饮用水中更低。铬的污染源有含铬矿石的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等排放的污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铬中毒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金属铬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未见引起工业中毒的报道。进入人体的铬被积存在人体组织中,代谢和被清除的速度缓慢。铬进入血液后,主要与血浆中的铁球蛋白、白蛋白、r-球蛋白结合,六价铬还可透过红细胞膜,15分钟内可以有50%的六价铬进入细胞,进入红细胞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铬的代谢物主要从肾排出,少量经粪便排出。六价铬对人主要是慢性毒害,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在体内主要积聚在肝、肾和内分泌腺中。通过呼吸道进入的则易积存在肺部。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开始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气管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六价铬污染严重的水通常呈黄色,根据黄色深浅程度不同可初步判定水受污染的程度。刚出现黄色时,六价铬的浓度为2.5~3.0mg/L。
致癌性判定:动物为可疑反应。
危险特性:其粉体遇高温、明火能燃烧。
燃烧(分解)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速测管法;目视比色法;便携式分光光度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便携式比色计(六价铬)(意大利哈纳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GB7466-87 水质(总铬)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7137-1997 土壤(总铬)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1555.5-95 固体废物浸出液(总铬)
硫酸亚铁铵容量法 GB/T1555.8-95 固体废物浸出液(总铬)
硫酸亚铁铵容量法;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GB/T1555.4-95 固体废物浸出液(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GB7467-87 水质(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 CJ/T97-99 城市生活垃圾(总铬)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空气和废气(六价铬)
原子吸收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总铬)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015mg/m3(一次值)(六价铬)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铬酸雾)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0.080(表1);0.070(表2)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 0.009~0.19;三级 0.014~0.29(表1)
二级 0.008~0.16;三级 0.012~0.25(表2)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0.070mg/m3(表2);0.080mg/m3(表1)
中国(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0.05mg/L(六价铬)
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0.1mg/L(水作、旱作、蔬菜)(六价铬)
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六价铬)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0.005 0.01 0.05 0.1 >0.1
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0.1mg/L
中国(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mg/L)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六价铬 0.005 0.010 0.020 0.050
总铬 0.05 0.10 0.20 0.50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六价铬)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0.01 0.05 0.05 0.05 0.1
中国(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mg/kg) 一级 二级 三级
水田 90 250 ~ 350 400
旱地 90 150 ~ 250 300
中国(GB5058.3-1996) 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 10mg/L(铬);1.5(六价铬)
中国(GB8172-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300mg/kg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口罩和手套。收集回收。
国内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的常用方法有硫酸亚铁-石灰法、离子交换法、铁氧体法等。
二、防护措施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需防止烟尘危害。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砂土。
铬的简介
铬是体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体内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铬的需要量虽少,但能帮助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的效率,是重要的血糖调节剂。在血糖调节方面,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生长发育,并对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也有控制作用,缺乏时可能人导致心脏疾病。
铬的发现
铬是1797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从当时称为红色西伯利亚矿石中发现的。早在1766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任化学教授的德国的列曼曾经分析了它,确定其中含有铅。1798年沃克兰给他找到的这种灰色针状金属命名为chrom,来自希腊文chroma(颜色)。由此得到铬的拉丁名称chromium和元素符号Cr。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里,克拉普罗特也从铬铅矿中独立发现了铬。铬在1948年被认为是动植物体内的组成成分,1954年发现铬有生物活性,1957年确定铬是动物营养的必须微量元素。
食物来源
铬以小剂量广泛分布在食物中,膳食铬主要来源是谷类、肉类及鱼贝类。
代谢吸收
无机铬化合物在人体的吸收很低,其范围为0.4%-3%或更少。维生素C能促进铬的吸收,试验揭示同时进食铬和维生素C者的血铬浓度一直较高。对铬的吸收部位或机制了解甚少,在小鼠小肠的中断,认为是铬最易扩散的节段,其次是回肠和十二指肠。许多研究认为铬自粪便中排泄。有人通过平衡试验发现粪便中平均含有98.1%的膳食铬。自胆汁排出的铬仅占粪便铬的小部分。
对,都有毒,铬元素是有毒的,不同
价态
毒性
不同,六价的比三价的大
看吸入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