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4支箍,20根直径10mm,箍筋间距100至150毫米(加密区100毫米间距、平段150毫米间距)。
箍筋表示方法: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双腿箍。
10@100/200(4)是指10个箍筋,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部用于手臂和腿。
8@200(2)表示8个箍筋,间距为200,两腿箍。
8@100(4)/150(2)表示箍筋为8,加密区域的间距为100,臂与腿之间的间距为150,非加密区域的间距为150,双腿间距为150。
扩展资料:
制作马镫的要求:
用圆形钢筋制成的箍筋的一端应是弯钩(半圆钩、直角钩或斜钩)。吊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对于一般结构,箍筋钩的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钩的直线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件,箍筋为圆形的接头必须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矩形箍筋端部应有一个135°的勾子,勾子伸入核心混凝土的直部长度不得小于20cm。
都是代号,见多了就熟了,我先一个一个解释吧:
L-梁
L1 -编号为1号的梁(一般情况下是次梁,连系梁,不是主框架梁,为了方便记忆,你也可以把它们认同为“小梁”)
250*500,这条梁的底面宽250mm,高500mm
ß@200(2),前面的ß应该是你写错了,它在实际上应该是钢筋,@是钢筋间距的符号,间距的大小就是后面的数字,在这例中,是间距为200mm,括号内的数字是箍筋的肢数,本例为双肢箍。
2Φ18(-0.100),前面表示本梁有2条纵向钢筋,直径是18mm的,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梁面与本层楼面标高相比所得的数字,本例的意思就是这条梁比本层楼面要低0.100m,注意,小数点后有三位数学的,单位为米;也有的设计院把括号内标为梁面的标高,这一点,你应该从其他图纸上相应的内容来核实。
KL(9)300*600Φ10@100/200(2)4Φ 25;4Φ 25
KL-框架梁
括号内的9,表示本框架梁共有9跨
截面为300mm宽,600mm高
箍筋直径为10mm,箍筋间距为200,在加密区时箍筋间距为100,是双肢箍。
本梁底部受力纵筋为4根直径为25mm的二级钢筋;梁上部钢筋为4根直径为25mm的二级钢筋
呵呵,就这样了。
你应该是在看图时不明白所提出来的,如果不出意外,你应该在工地实习,或者是新毕业的,看图是一个基本功,要多看才会。
上面的这些内容,全都来自于平法施工的规则,有一本书,叫平法施工,你可以从结构设计总说明中看到它的全名,和版本,一般来说,项目部都配有这本图集,你一定要找到它,好好看,一个礼拜以后,你会弄得比我还清楚。
前面应该有个什么梁的代码,4Φ20表示4根直径20mm的通常筋,加箍筋是直径10mm的一级钢加密区100mm非加密区150mm,
Φ是直径,